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科室特色耳科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9-7-11 21:45:47   点击数:
 

本学科的耳科学为中华医学会湖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单位,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谭子环教授、卢永德教授、陈忠教授在那个年代就开展了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的手术治疗,为后续的耳外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设立耳科实验室。90年代初,卢永德教授、陈忠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眩晕及面神经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当时由卫生部批准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学习班吸引全国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到湘雅二院进行观摩学习,为学科进步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年谢鼎华教授学成回国后以非凡的胆略和战略的眼光进行了以学科建设和人材培养为重点的改革,注重人才培养及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医院听力研究室;

年成立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

年成立中南大学听力研究所;

年更名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

年成立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

年成立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

年被批准为国家医院。

使耳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科平台进一步提高扩大。现本学科以谢鼎华教授、任基浩教授、伍伟景教授、彭安全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省内领先的专科。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国家卫生部和中国残联人工耳蜗项医院,并是湖南省人工医院,从年开始获得湖南省政府多万元的资助。现耳专科是省内规模最大、手术台次最多的耳专科,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手术台次数领先的耳专科。通过定期派出中高级职称人员到国外进修和培训,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会议和交流,不断推动学科的进步。已开展8届国家级耳科学习班,大大的提高了学科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学科地位。

耳科的学科方向是以聋病防治、听觉植入技术、侧颅底外科和难治性眩晕的手术治疗为主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

1、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是我科近年开展的主要特色技术之一,成立了以谢鼎华教授领衔的人工耳蜗植入小组。年起相继承担湖南省和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迄今已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居国内先进水平。年被卫生部批准为“中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植入基地,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定点手术单位,同时也是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计划人工耳蜗植入的定点单位。由于圆满完成国家项目人工耳蜗植入任务,年9月受到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的通报表彰。近年来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量居全国前列,该项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我科耳显微外科技术水平,提升了听力学检测和研究,加速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侧颅底外科技术治疗累及中耳内耳的颞骨病变广泛的良恶性肿瘤,包括颞骨恶性肿瘤的联合根治、侵及颅内颅外的颞骨巨大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副神经节瘤切除术,不同进路的听神经瘤切除术等,显著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

3、聋病的早期诊断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挂靠我科的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和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配备了齐全的临床听力诊断仪器,已率先在全省开展儿童聋病普查和基因诊断检测工作,建立了聋病的基因诊断室,年均聋病基因诊断余例,并已开始建立全省聋病基因诊断数据库。

4、我院耳科于上世纪7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始各种类型的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并进行了多项临床应用研究。大鼓室Ⅲ型鼓室成形术、砧骨上鼓室固定的听力重建处于当时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曾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科技奖。

5、从上世纪80年代始的难治性眩晕疾病的外科治疗,是国内最医院之一。通过迷路灌注术、迷路切除术、迷路瘘管堵塞术、前庭神经切断术、鼓室药物灌注术等技术有效治疗和治愈了多种眩晕疾病,如顽固性梅尼埃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的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外淋巴瘘等,此外,还有经迷路和迷路后听神经瘤切除术等,其系列成果曾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湖南医学科技奖4项。









































寻常性白癜风
孩子得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hbwh/1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