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个慢性病,多发病,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尽管如此,对它的治疗,却并不令人滿意,还存在不少的误区,还远远做不到正确规范化治疗。
第一个误区是重视不够。尤其是在农村,耳朵流脓,响耳朵底子,那是司空见惯的亊,有的甚至就不治,任它耒去从容。确实也有一些病例,流几天脓自己又好了,殊不知反复发炎,中耳长期被脓液浸泡,毒素会慢慢渗透到内耳,造成中毒性神经性聋。
第二个误区是治疗不当。有的人治疗中耳炎,喜欢把一些消炎药研成细面吹入耳内,这种治疗方法是不科学的,不适当的,所谓中耳炎,它的发炎部位在耳膜后面的中耳腔,药面难以进入,只能堆积在外耳道妨碍引流。正规治疗一般不提倡使用药粉,而是用抗生素药液点耳。
第三个误区是迷信所谓的偏方土方,进行错误的治疗。我曾遇到这样一位病人,为了治疗耳朵流脓,用碎铁面灌入耳内,还用小木棍捣实,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脓好像不流了,其实不是不流了,而是流不出来了。中耳腔的上面就是颅底,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骨板,好像楼上楼下一样,中间隔的就是那层空心板,脓流不出来,很容易向颅内渗透扩散,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的併发症。那么这位病人耳朵不流脓了,医院来了呢?原来是耳朵聋了,外耳道被铁屑堵的严严实实,如此铜墙铁壁,耳朵焉能不聋。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将他耳朵里的铁屑清理干净。如此治法,真令人可气可叹,稍微懂些医学常识,断不至如此荒谬。
笫四个误区是假中耳炎也不少。同样手持两把大斧,貌似李逵的其实是李鬼。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也是常见病,也是耳朵疼痛,也是流脓流水,许多人误以为是中耳炎。还有一种油性耵聍,耳朵里常年向外流一种黄油似的东西,自以为是流脓,有的医生不分青红皂白,看也不看,想当然的就当中耳炎治,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其实它并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得了中耳炎,怎样治疗才算正确、规范呢?
第一是通畅引流。它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基本原则。不光耳朵里是这样,身上其他地方同样如此。例如背上、腿上长了个脓肿,就要想法把脓排出来,把口塞紧,把脓堵在里面是不行的,尤其是耳道眼,本身就很狭小,如果往里面吹药粉等东西,对引流是很不利的,应该用双氧水冲洗或用吸引器将脓吸出,保持引流通畅。
第二是选用合适的抗菌素。一般情况下滴用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之类的药物就可能解决问题,新霉素滴耳效果也不错,只是它有耳毒性,长期使用能造成耳聋,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通过检查耳朵里流出来的脓液,看是那一种细菌引起的,再试验那一种药对它管用,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可以收到亊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用药要足量,足疗程。一般的中耳炎治疗,不需要全身用药,单纯往耳朵里点药就够了,但不能见好就收,而是要用足量,用足疗程。即使不流脓了,没亊了也要再点几天,治疗越彻底以后复发的机会越少。
第四是有些比较严重、顽固的中耳炎,可以全身应用抗菌素。当流脓较多,耳道内充滿脓液,这时侯往里面点药,根本到不了发炎的部位,如同隔靴搔痒,起不了作用,这时可以做高负压治疗.高负压疗法是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发明的,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中耳腔甚至乳突里面的脓液吸引干净,再将消炎药滴入耳内,直达病变部位,自然效果就好了。
第五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大多数为单纯性,比较轻的这一种类型。还有少数属于骨疡型和胆脂瘤型,症状较重,或流血性分泌物,中耳腔外耳道有息肉形成,或脓味腥臭,乳突内有胆脂瘤存在。这两种类型的中耳炎,单靠药物保守治疗是治不好的,一经检查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如何治了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多少钱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