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内经》五运六气分析,丙申年,丙辛合化水,为水运太过年,年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就是雨水很多。
3月20日春分—5月20日小满,雾霾多,雨水多,南方天气湿热,北方湿寒。
近日天气寒热交争,阴雨湿寒。妻寒咳喘复起,服通宣理肺丸一周,咳喘反复,前日我也觉寒气袭,喉紧不爽,时咳痰稀,稍似畏寒状。于是小青龙汤方加仙灵脾、款冬花、紫苑、桑白皮、肉桂、陈皮、白芥子、苏子、党参、白术、香附,研面。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医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故党参、白术其佐;年四旬当顾及肾虚失纳,下元不固而仙灵脾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有研究报导仙灵脾祛痰、镇咳作用较好,平喘较差。
妻服药当晚,咳喘大减,我也喉咙间觉暖意舒适,近乎痊愈。
小青龙汤。历代医家对这张方剂很推崇,推崇到我们都觉得有点过分。临床上寒咳多用。如果是单纯表寒,用三拗汤、麻黄汤,如果表里皆寒,就经常会用到小青龙汤。而运用此方的关键则是剂量及药物之间的比例。
人们发现小剂量时效果反而更佳且无副面效应,如叶天士、范文虎及近贤高建中等。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中医临床处方也存在柔和刚这两条路子,并且这两条路子都能走得通,但从境界来讲,柔的境界高于刚。有如中国武学中,上乘武功往往不依靠蛮力,而是依靠真气、柔力,很多的时候是可以四两而拨千斤的,其中的道理除了方证对应之外,就是要我们医者对于黄煌教授所提出的方—病---人这三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及灵活应用,说白了有一分的悟,又有一分的巧,更要有八分的辛勤与汗水,因为这个巧字是建立于熟的上面的。
至于剂量比例问题,要是按照仲景原方基本上是等量的,但从临床实际应用当中加上不少医家前辈的经验来讲,方中麻黄宜小量,与白芍、五味子的比例一般是1:3至1:6,这样效果尤其明显而且安全。而小青龙汤就能治这种难治性咳嗽。滞留住的风寒可以郁而发热、生痰。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来说,痰和热的出现都是由寒引起,治疗时只能是散寒。这种郁滞住的寒单用麻黄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桂枝、干姜、细辛。
那么化热了怎么办,其实仲景早已为我们做了示范,例如小青龙加石膏汤就是用于该方证的同时而兼烦躁者,只不过在实际当中,这个石膏的剂量我们要适当的掌握一下,因为仲景原方加的是二两,明显小于麻黄等药的量,用意非常明显,即因为这里的烦躁并不是该方证的主要矛盾,所以石膏就不能用太大的剂量,否则就可能会导致喧宾而夺主了,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但是我们是否就一定要按照仲景的这个意思奉行克守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清热化痰的药,比如最常见的是可以加黄芩、牛蒡子,甚至龙胆草等。只有将寒邪散出去,咳嗽才有可能彻底好。只要有寒,我们就能用小青龙汤,有无饮、热、痰、虚、瘀都不重要。当我们把小青龙汤当作一张散寒通络的方时,发现已经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当然使用时还得慎重,慎重主要是加减,包括剂量的加减,药物的加减。一般寒咳及风寒感冒初期小青龙汤为神器,中后期化热后的治疗成药就是小青龙方加黄芩的通宣理肺丸了。
喻嘉言说过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张锡纯用小青龙汤3~5剂后接用从龙汤,提示我们既不要畏首畏脚,也不要猛浪无畏。许多医家认为小青龙汤方中用药核心为干姜、细辛、五味子。陈修园认为小青龙汤中所有药物都能加减,但这三味不能动,他把这三味药拿出来放到别的地方也很好用。他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中都特别推崇和提出了两张治疗咳嗽的方子,一是小青龙汤,一是小柴胡汤。前方用治内外合邪之咳嗽,后方用治咳嗽百药不效。如果我们从传统的脏腑辨证角度来思考,相信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张方的。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本书加起来也不过二百张方,用药百余味,只凭这些方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明确仲景总结先贤及自己的经验所写成的这部医书带给后学的绝非仅只是这区区二百张方子,而是像是一座暗夜中的灯塔一样,闪耀于其中的千年之烛其实就是一套诊治疾病的临床方法论,也正是这套方法论赋予了我们一种在临床之际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我们首先要通过反复阅读和学习伤寒论体会其思维的思辨方法,并将之加以临床运用使之得以验证,然后再加以观察、总结以及梳理,一旦我们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的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并将之升华为良好的思维惯性之后,我们即可以左右逢原的灵活运用了!
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大小青龙汤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另,方中主药麻黄一味色青形似青龙,故曰“大小青龙汤”。
己酉山人年丙申季春己巳日辽东
加入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