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上半身火炉,下半身冰窖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5/1/23 16:27:54   点击数:
 

每到初春季节,有一类人在怕冷的同时,身体还出现上火的症状,上半身是“火炉”,下半身是“冰窖”。从中医角度来讲,这类人属于“上热下寒”症,也就是人体在同一时期既有“热”的症状,又有“寒”的症状。

资料图片:“上热下寒”的人可以通过针灸来调理。

阴阳失衡

导致“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的说法很早就存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诸病源候论》中也写道:“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也就是说,“上热下寒”是因为人体阴阳升降失常、阴并于下,无法上下流通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人体如果阴阳平衡,上肢热气正常下沉归元,肾脏的寒气上提滋阴养元,肌体就能阴阳相生,水火既济。当身体上焦的心火无法下流,下面的肾水无法上升,心肾不交,阴阳离绝,身体自然就会上焦过于火旺,下焦过于寒凉,产生各种各样寒热失衡的疾病,形成“上热下寒”的现象。

“上热下寒”症状各异

“上热”有哪些表现?主要是咽痛口苦、口腔溃疡,还伴有脸上长痤疮、牙龈肿痛等,慢性病如咽炎、中耳炎、甲状腺异常等病症也容易抬头。“下寒”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胃部以下较正常人更加怕冷,例如足膝发凉、腿脚冰凉,胃部也普遍有消化不良、腹泻胀气等情况。“上热下寒”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失眠、易醒、睡眠质量较差。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敏感,吃少许辛辣的东西就上火,吃一点寒凉的东西就腹泻。

“上热下寒”的人并不鲜见。有些人生活习惯不好,常吃生冷蔬果和辛辣油腻的油炸食物,体内阴阳颠倒。另外,一些人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动,导致上下水火不易流通。晚上熬夜过度,黑白颠倒,长此以往,“上热下寒”的体质就形成了。

3种方法

调理“上热下寒”

日常生活中,调理“上热下寒”的体质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泡脚

可以尝试多泡脚,温暖下肢,引气血下行。泡脚能够促进足部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可以用艾叶、肉桂煎水来泡脚,也可以用专门的中药泡脚方剂,效果更好。

注意饮食

“上热下寒”的人饮食要清淡,不能吃太饱,给脾胃留一些消化的空间。平时可多吃些茯苓、山药、莲子、黑豆等温性食物,尽量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忌吃辛辣伤阴的食物。

4个穴位

“上热下寒”的人可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hbwh/16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