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到了秋分时节,但天气依然很适合游泳。尤其是小孩非常喜欢游泳,游泳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强身项目。
然而,当人们(尤其是儿童)不注意时经常会出现耳朵进水的情况,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闷闭塞,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那么:
一、儿童游泳耳朵进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 单脚跳跃
进水的耳朵向下,将耳朵拉向后上方,单脚跳,借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 活动外耳道
先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用手掌紧贴孩子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
3. 清理外耳道
固定好儿童的头部保持不动,然后再用软棉球轻轻旋转,擦拭外耳。
二、耳朵进水的常见误区
1. 使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有可能会损伤儿童的耳道,甚至损伤鼓膜。尽量用棉球代替软棉签来擦拭外耳,防止造成伤害。
2. 自制棉棒掏耳
将一小团棉花包在尖头的牙签掏耳,这样固定不牢,有可能会使棉花脱落嵌在耳道内。
三、以上方法都尝试过之后仍然觉得耳朵不舒服,那就极有可能是耳朵生病了,建议您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的诊疗,下面为几种游泳后耳部常见疾病:
1.耵聍栓塞: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遇水后膨胀,完全阻塞外耳道,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甚至眩晕。这种耵聍一般自己是无法清理的,医院请耳鼻喉专科医生清理。
2.外耳道炎:游泳致耳道过分潮湿,容易使耳道内皮剥脱形成湿疹,搔抓、掏耳引起的皮肤破损可使细菌或真菌侵入耳道组织,引起感染。急性常表现为耳痛、灼热、可流出少量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慢性者外耳道发痒,少量渗出物。
3.外耳道真菌病: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当耳朵进水或积存分泌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时极容易真菌感染。一般有耳内发痒及闷涨感,有时奇痒,以夜间为甚。
4.中耳炎:鼻腔呛水,池水容易进入鼻咽部通向中耳腔的咽鼓管,细菌或霉菌也随之而入引发中耳炎;如若游泳者鼓膜破损,细菌可直接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症。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流脓,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如何预防耳朵进水?
1.游泳时给儿童配戴耳塞,游泳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2.如果游泳时鼻腔中进水,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挤出水分,以防止水流入中耳。
3.给儿童洗澡时,将耳朵由后往前贴住脸部,不容易使水进入耳朵。
4.洗完后要及时擦干耳朵周围的水,防止流入耳内。
因此,建议大家游泳的同时最好佩戴游泳专用耳塞,如若出现耳部不适症状,不用惊慌,请及时就医,耳鼻喉科医生会为您去除烦恼
图文:杨永庆
编辑:郭秀谦
审稿:尚正艳
涓撶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柟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舵瑙?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