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
一、病因病机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耳鸣是指耳内鸣响,如蝉如潮,妨碍听觉;耳聋是指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失听。两者虽有不同,但往往同时存在,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本症的发病和肝火、痰热、肾虚等因素有关。少数听觉器官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耳聋、中耳炎、听神经病变、高血压和某些药物中毒引起的耳聋可参照本法治疗。
二、辨证分型
(一)实证型耳鸣耳聋
1.病因病机
如果伴有耳鸣如雷鸣或海潮声,可以自行缓解,在恼怒后发生或加重,头昏头痛,口苦咽干,烦躁不宁等症状,为实证型耳鸣耳聋,本型耳鸣耳聋的发作和情志因素所致的气郁化火,饮食因素所致的痰郁化火等因素有关。
2.配穴
翳风穴(双侧):位于耳垂后的凹陷处。
听宫穴(双侧):在面部耳前,张口时呈凹陷处。
侠溪穴(双侧):位于足背部,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渚穴(双侧):位于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
太冲穴(双侧):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3.原理
听宫穴可以促进耳部气血循行,治疗耳鸣耳聋等症状;翳风穴与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手少阳三焦经环绕耳后循行,可以治疗耳部病症;侠溪穴为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可以清泻肝胆之火。
(二)虚证型耳鸣耳聋
1.病因病机
如果伴有耳鸣常在劳累后加重,耳鸣如蝉鸣之声,时作时止,或昼夜不息,夜间明显,听力逐渐减退,兼见烦躁失眠,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为虚证型耳鸣耳聋,本型耳鸣耳聋的发作和体质虚弱因素所致的肾虚等因素有关。
2.配穴
翳风穴(双侧):位于耳垂后的凹陷处。
听宫穴(双侧):在面部耳前,张口时呈凹陷处。
侠溪穴(双侧):位于足背部,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肾俞穴(双侧):位于人体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即腰带的位置,旁开2指宽处。
太溪穴(双侧):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原理
听宫穴可以促进耳部气血循行,治疗耳鸣耳聋等症状;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手少阳三焦经环绕耳后循行,可以治疗耳部病症;侠溪穴为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可以清泻肝胆之火;肾俞穴为肾脏的背俞穴,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可以起到滋肾阴、固肾气的作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请不要拒绝跟你谈健康的人!因为你不知道谁是你的救命恩人!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