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幼儿中耳炎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7-8-14 15:59:32   点击数:
 

六岁以内的婴幼儿是各型中耳炎的好发人群,多发于秋冬、初春,这与小儿耳内咽鼓管的解剖结构有关。咽鼓管即鼻咽部和中耳之间的通道,小儿的咽鼓管较成人宽、短且呈水平位置,病原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由于幼儿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症状,易转为慢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听力障碍,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当幼儿有发烧、挠耳朵、左右摇头、哭闹、耳朵积水、听力不好等急性中耳炎症状,须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幼儿鼻咽腔发炎状况,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约75~90%的积液性中耳炎可自体吸收痊愈。当幼儿有显著的听力受损,鼓膜或中耳有变化,则需施以中耳通气管置入,或者考虑施以增殖体切除手术。

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幼儿急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多在感染后约三周内发病。过敏性鼻炎也是引发中耳炎的原因之一,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不停打喷嚏、擤鼻涕、流眼泪,鼻腔分泌物易吸入或逆流进入中耳,引发感染。另外,不正确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游泳、跳水,婴幼儿平卧哺乳,鼓膜穿刺、鼓膜外伤,也会让鼻腔分泌物、水、乳汁等逆流引起感染。

医院耳鼻喉科海光辉主任提醒:预防幼儿中耳炎,首先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诊治;避免洗澡、洗头时污水进入耳内,禁止感冒期间游泳、潜水,幼儿喂奶喝奶尽量避免平卧位;对于较小的患儿可以由家长帮助吸除鼻腔中的粘液,以保证鼻腔通畅,禁止用力擤鼻动作,预防耳部外伤。









































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hbwh/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