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耳朵流清水当心脑脊液耳漏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8-5-19 20:21:16   点击数:
 

“耳朵无明显诱因突然开始流清水,上网一查可能是中耳炎,吃了一个多月药,清水越流越多。”近日,北京的王先生来到我院耳鼻喉科求诊,今年45岁的王先生从几个月前右耳开始流清水,由于工作繁忙,医院就诊,他就上网搜索,并且“自诊”为中耳炎,按照治疗中耳炎的方案去药店买了中耳炎药吃了一个多月。但是,一个月后,耳朵流清水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王先生害怕了,医院检查。

“王先生患的是脑脊液耳漏,接受手术治疗后,王先生耳朵已经停止流水并且康复出院了。”我院耳鼻喉科杨淑芝副主任医师说,不少患者耳朵出现流清水的症状都误以为是普通的中耳炎,她提醒道,对此类情况要提高警惕,有的患者可能是患有脑脊液耳漏,该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由于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医生和患者高度警惕、谨慎用药、及时就诊。

据杨淑芝副主任医师介绍:临床上,脑脊液耳漏少见,常为继发性,极少数为自发性。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中耳炎。人的大脑里面充满了脑脊液,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不断生成又不断被吸收,始终保持颅脑处于一个稳态的环境,当由于继发因素或自发因素,发生颞骨、颅底交接处的硬脑膜破损,脑脊液便会通过破损处流到中耳乳突腔内而出现脑脊液耳漏的症状。继发因素主要包括颅骨骨折、感染、手术创伤和肿瘤等情况;自发性因素常为先天性畸形,颅底存在先天性缺损,在突然用力,如打喷嚏、突然弯腰低头等动作使得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局部薄弱的硬脑膜发生破裂后发生。脑脊液耳漏不会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但一旦出现脑脊液耳漏,说明颅内已通过裂口与外界相通,如果不注意,细菌很容易通过裂口逆行进入颅内造成颅内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耳道溢液的性状简单进行鉴别诊断,中耳炎患者耳道溢液常呈粘液性、浆液性或脓性,呈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有时可以闻到臭味。而脑脊液耳漏患者的耳道溢液呈清水样(透明的、像水一样),不继发细菌感染一般无臭味。当继发耳及颅脑外伤后,出现向患侧侧身、低头、或咳嗽时,耳道内流出清水或清水量较以前增加时,患脑脊液耳漏的可能性比较大。医院及时就诊,医生通过病史询问、查体等初步评估病情,同时结合高分辨头颅CT来了解是否存在颅骨骨质缺损、中内耳是否存在畸形,另外,收集耳道溢液进行生化检查,通过检查糖含量降低作为诊断脑脊液的辅助手段;另外β转铁蛋白仅存在于脑脊液,测定β转铁蛋白,对脑脊液耳漏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如果能早期发现,部分临床症状轻微的脑脊液耳漏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痊愈,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绝对卧床休息,破损的硬脑膜可以自动修复。如果经过4至8周保守治疗仍未痊愈,或者出现耳溢液增加、头疼等症状,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rs/1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