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中耳炎的症状分为两种: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早期
炎性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抗感染治疗后可以停止流脓很长一段时间,患者只是轻度听力减退。
中期
炎性肉芽形成并累及到鼓室、鼓窦、咽鼓管和乳突气房,此时,抗感染治疗后仍偶尔流脓,患者常常出现反复耳痒,以及轻、中度听力减退。
后期
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出现鼓膜穿孔和中度听力减退,偶尔耳鸣。
末期
病情迁延反复发展,炎症波及到内耳发生混合性耳聋,此时患者感到明显听力下降。
如果胆脂瘤形成并破坏听小骨和周围骨质,患者还会出现耳痛、头痛、脓中带血、甚至面瘫、听力明显减退而影响工作生活。
二、急性化脓性的中耳炎
1、耳痛
多数病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
2、听力减退及耳鸣
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后期鼓膜无穿孔后耳聋反而可能减轻。耳痛剧烈者,听觉障碍暂被忽略。有的病人可伴眩晕。
3、流脓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脓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
可有畏寒、发热、倦怠。小儿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医院温馨提醒:
患有中耳炎者,大部分伴有耳聋的现象。一旦发现患有中耳炎,要及时治疗,避免听力受损。
中耳炎病人日常注意什么?
1、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
2、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
3、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4、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干,或侧跳使水分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联系我们
健康-白癜风可以治愈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