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感冒在小儿又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常见疾病,尤其是在日夜温差相差较大季节,家长常常为了孩子发热而发急,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其实笔者已经在播客里多次介绍,但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将上月和一位家长的电子邮件通信节录如下,笔者又将家长在我的播客留言或邮件中咨询较多的问题再综合补充回答附后,如果还有不尽之处,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播客文”疾病防治”、”治疗经验”中的“休息、多饮水!是治疗感冒的金牌”,“在家自己治疗感冒的支招”,“小儿高热惊厥的若干问题”,“腹痛!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小儿感冒、咳嗽等常见呼吸道感染的一些问题的”,“世卫组织支招防流感”文章寻找答案。
这个家长询问了9个问题,依次是:
贵家长:
邮件已阅,孩子生病理解你的心情,但只要诊断上感如果没有并发症就不要担心,一般五天左右就可好转,下面依次回答你的问题。
1我们吃了两天了,丝毫没有见效。我也猜想中药可能来得慢些。但是一般这类抗病毒的中药到底要几天才能起效?
中药治疗感冒效果还是肯定的,也不必西药慢,一般3、4天就可缓解。
2两天内一直这样反反复复的高烧,会不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影响?高烧几天是可以接受的限度?(不超40度)检查当时只是病毒性感冒,但是会不会因为反复的高烧最后导致什么扁桃体炎之类的?我们普通人看见那么小的孩子高烧就害怕啊。无法做出判断。谁敢拿孩子冒险?(她不烧的时候精神尚可)
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对身体不会造成什么致命影响,但是个别病人在高烧时可以抽风,当然在有抽风或有抽风家族史的孩子,38度或更低也可以抽风,无论如何抽风就要及时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上感的全称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扁桃体就属于上呼吸道,所以扁桃体在上感时就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发炎。
3我们吃的柴黄颗粒一袋只有3克。每次吃四分之一。一天只吃两次,是不是药剂量太小了?(吃多了我又害怕,中药吃量大点有事没?)您推荐多少合适?
这是个中药,是一个复方的成分,个别可以加上点西药退烧,要按上面的说明服用。
4美林说明书上写,三天病情仍不好就要停药。要是三天了我们还高烧怎么办?
西药退热的很多,美林就是西药的布洛芬混悬液,化学名2-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退热药可以筛选的还有臣功再欣(复方锌布颗粒)或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种类繁多,但掌握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间隔至少4小时,一日三次即可,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
5有没有必要吃像小快克一类的氨酚黄那敏颗粒?您觉得抗病毒的中药哪种对小婴儿好?柴黄颗粒、双黄连、蒲地蓝、清开灵??效果是一样的吗?片剂和口服液是一样的吗?
柴黄颗粒、双黄连、蒲地蓝、清开灵都是中药,主要作用就是清热解毒,氨酚黄那敏是西药,应当选一种即可,不要过度治疗。至于上感用药见我的博文“在家自己治疗感冒的支招”
6病毒性感冒能转成细菌性的吗?,我们是否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看看病情有没有严重?
有的病毒性感冒可以是细菌或病毒继发细菌性感染,区别方法就是看是否高热伴中毒症状、精神饮食好否、医院查血常规看白细胞是否高,有的退烧后又发热或第4/5天,还是反复的高烧再去看医生了。
7我看网上说,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是病毒性的。抗生素对此无效。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感冒也都被滥用的抗生素治好了呢?注射抗生素到底对病毒性感冒有效吗?
是的,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性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但是多数感冒又往往使用抗生素,而且在我国还习惯输液,可以说这都属于滥用抗生素,注射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一无是处,而且还有抗生素的毒性和副作用,是不可取的。据报我国年每人年均输液高达8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且多数是混有抗生素,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8还有就是她现在这样高热,似乎应该给她少穿少盖吧?但是她又是因为着凉而感冒的。我们怎么老是害怕她凉到呢?
这是一个误区,发热就说明产热过多,如果悟得多了散热就不好,岂不是越来体温越高吗!应当通风,不要盖得太多,以便散热,必要时还要物理降温,如夏天空调使房间温度维持25℃。但如果孩子四肢冰冷又打寒战,这时要给孩子加薄毛毯覆盖;切勿包裹太严,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3度到34度)毛巾擦洗躯干皮肤,另外,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理体温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并弥补宝宝体内的失水。
9最后我还想问一下。小宝贝发烧的一般应对思路是不是这样:发烧38度5以下。精神也尚可的话,不用吃药。医院。只物理降温即可。发烧39度以上,自己先服用美林退烧。医院验血常规,看医生处方即可。
是的,国际上上感通用的治疗方法是:退热、休息、多饮水,一定不要过度治疗,上感是个自限行疾病,一般需要4到6天就可以恢复,国外甚至都不用药物的,就是用以上三个方法。
供参考,估计今天是第五天了,也到了应当好的时候了,不好在联系。遥祝春安
11,2,10,
以下是笔者综合个人经验补充的几点家长容易提问的几个问题。
1问:发热就该使用退热药吗?应该什么时候用?
有的人感冒时,感觉全身发烫,就认为是“发烧”,并使用退热药,这是不正确的。应首先明确体温是否高于正常值(正常体温是36~37℃,体温在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上感,虽有发热但常常午后发热或许更容易发热,只有在体温大于38.5℃时,才能使用退热药。尤其是孩子,更不能一发热,就使用退热药,否则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只要温度不超过38.5℃,让孩子好好休息,多喝开水,适当补充维生素便可。
2问:退热药每天用几次?
退热药不应该像一般的常用药那样,但每天不超过4次。只有当体温高于38.5℃时,才能使用退热药,而且间隔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最好6个小时。
那么,在4个小时以内,温度再次升至38.5℃以上,这时应采用物理降温,可先用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若体温在39℃以上,考虑用30%~50%(将75%的酒精用温水稀释,水和酒精的比例1:1),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手足心等处,或用冰袋冷敷。
3、抗生素如何使用?
许多人感冒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而90%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因此,一般来说,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效果。
4、问:一吃抗生素,感冒就好了,是什么原因?
有人觉得,上次感冒吃了抗生素后,很快就好了,其实,这是一种巧合、或误解。病毒感染本身有一个病毒感染的自限性过程,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抵抗力,不治疗也会好,而并非抗生素起的作用。仅有小部分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这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5问:什么时候该用抗生素?发热就该用吗?
只有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扁桃体炎、流黄脓鼻涕、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增高等现象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6问:孩子不输抗生素,感冒能好吗?
孩子一得了感冒,家长就急切地要求医生给孩子吊盐水,用抗生素,而且“越高级越好”,个别医生也认为“用总比不用保险”。实际上,抗生素对于病毒
性感冒并无作用,大量的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应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防止细菌性并发症的产生。一般来说,孩子得了感冒以后,早期只要好好休息,供给足量的水分和维生素,适当采用退热药等对症治疗措施,一般4~7天便可痊愈。
7问:中药抗病毒是否有效?
在我国,中药预防感冒有相当长的历史和显著疗效,与化学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如射干、金银花、连翘、黄芪、贯众、茵陈、柴胡、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等多种中药,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都具有抗病毒作用,且中药抗病毒不是只针对某几种病毒,而是有着广谱的抑杀作用,通俗表达为"通杀"。但中医治感冒强调辨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选择相应的药物,并非简单选用抗病毒中药。
8问:风热感冒的症状是什么?
风热感冒患者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咽喉红肿、肿痛(或胀痛),汗出不畅,鼻流黏涕或黄涕,咳嗽,痰黄稠,口干,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可用银花、连翘、菊花、牛蒡子、白薇、生地、地骨皮、板蓝根各9克,薄荷6克,青黛3克,生石膏15克,加水煎,每天3次。也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在上述的药物中,适当进行加减。
9问: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吗?
感冒早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细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成人的剂量是每日毫克,儿童的剂量是每日毫克(维生素C每片毫克)。但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形成尿路结石。
值得提醒的是,只有大剂量维C才能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小剂量维C(60~毫克)只能满足日常摄入需要,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
10问上感需要和那些疾病鉴别?
上感一般好诊断,注意和流感以及一些传染病如风疹、流脑、麻疹等疾病初期鉴别,这些传染病开始都会有发热等上感症状,要询问疾病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因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而预防,如接种疫苗就较少发生了。
11问上感有哪些并发症?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有急性中耳炎、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炎、心肌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年长儿可并发鼻窦炎。如向下蔓延可引起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并发急性中耳炎时,体温常较高,耳痛,婴幼儿常烦躁不安,摇头,用手抓耳。检查早期见鼓膜充血、膨隆,以后穿孔流出浆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早治疗,将影响听力。
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疾病。有了并发症就应当及早看医生。
本文(-03-07)发表于“退休医生桑的博客”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