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抓耳朵的原因,背后可能有家长不知道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9-3-2 15:33:24   点击数:
 

  宝宝的小动作非常多,例如抓耳朵、眨眼睛、摇头晃脑,很多家长都不在意这些小动作,以为是宝宝贪玩好奇。殊不知,宝宝的每个小动作都应该引起父母足够重视,比如抓耳朵就表明可能宝宝的耳朵出问题了。

  一、是否患有中耳炎

  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一些病毒与细菌常常隐藏在我们的体内或体表,当宝宝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会进入中耳引起感染。这时耳朵难受不舒服,宝宝就会揪耳朵、打耳朵、摇头、哭闹等。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易患中耳炎?

  它与孩子耳部的解剖生理密切相关。我们的身体里有一根细细的小管连接耳朵与鼻咽部,叫做“咽鼓管”,婴幼儿时期,咽鼓管的发育不完善,形状又短又直,管腔相对较宽,咽鼓管的一端即鼻咽部开口处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鼻咽部的细菌、病毒及痰液等很容易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特别是婴儿呼吸道感染,更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中耳炎发病率较高,许多宝宝都有过中耳炎的经历,当宝宝抠耳朵时首先要排查中耳炎。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宝宝耳部的卫生一定要做好。要及时防治感冒,因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第二,哺乳时应避免躺着喂奶,应把宝宝抱起来,取半坐位哺乳。让宝宝少含奶嘴,因为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咽鼓管。

  第三,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

  第四,要是有水流入宝宝的耳朵里,就要将宝宝的头偏向该侧,小心牵动耳廓,让水流出。

  二、耳道里是否有“耵聍”

  有些时候宝宝喜欢抠耳朵,可能是耵聍晃动引起嗡嗡的响声、或者耵聍堵塞后产生耳闷、听力异常等现象。

  “耵聍”是怎样成形的?

  耵聍俗称耳屎,每个宝宝耳朵里或多或少都有耳屎,它是由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东西,大多数呈薄片状,少数如粘稠的油脂,俗称“糖耳屎”。平时这些耵聍在耳道内,粘附外来灰尘,并滋润保护耳朵皮肤。正常情况下耵聍借打哈欠、吃东西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有些孩子可能出现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的现象,称耵聍栓塞,俗称“铁耳屎”。

  如发现耳屎堵塞宝宝耳朵怎么办?

  当宝宝常常揪耳朵时,家长可用小电筒观察是否有耳屎阻塞。若流出来的糖耳屎,用棉棒轻轻擦干净就行了,薄片状的耳垢不必理它。用棉签掏耳朵,很容易将耳屎推到里面去,甚至还可能伤害鼓膜。铁耳屎还是找医生帮忙取为好,一般需要软化的滴耳液和专用的工具,耳屎取出问题就解决了,不需要使用药物。

  三、是否过敏引起了湿疹

  宝宝的皮肤娇嫩,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很弱。若宝宝经常揪耳朵,妈妈要看看宝宝是不是有这些情况:耳朵皮肤稍稍发红,部分地方有潮湿感,有些还黏黏糊糊的,一些宝宝的耳朵孔里可能有淡黄色液体流出,估计孩子是皮肤过敏患湿疹了。皮肤一般痒感明显,因此小儿会搔抓耳部,有些宝宝的湿疹会扩展到脸颊部、头皮及驱干皮肤,影响睡眠和食欲。

  孩子耳朵长湿疹怎么护理?

  建议妈妈给宝宝买棉质衣服,它刺激小,吸汗能力强,适合宝宝娇嫩的肌肤。过敏体质的宝宝食物应清淡而富有营养,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注意保持房间的清洁,房间角落、床下这些容易积灰尘的地方要打扫干净。带宝宝出门玩时,尽量远离花丛,少接触猫咪、狗狗等小动物。

  四、异物进入引起不适

  有时候宝宝喜欢揪耳朵,可能宝宝是吐奶后的奶渍、哭闹后的泪水、洗澡洗头的水流入耳道内;有时候宝宝出牙会有耳朵的轻度不适感;有时候可能是好动的宝宝对自己身体的探索与体验;个别情况是小昆虫飞到耳朵里等等。

  如何缓解孩子耳朵的不适感?

  对因处理

  中耳炎:

  医院看医生,早期用药,消炎止痛,耳朵不舒服的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耵聍:

  前面我们说过了耳垢的形成,一般而言不必理它,多数会自己出来的,只有“铁耳屎”要滴入软化液,使用专用的工具把耳垢取出来,揪耳朵的问题就解决了。

  耳朵痒:

  过敏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日常使用中性皮肤清洁品,经常使用婴儿适合的保湿润肤液,减轻皮肤痒等不适感。如皮肤过敏引起了湿疹,及时抹擦宝宝湿疹膏即可。

  预防做好日常护理

  ①衣着宽松,以棉质品为好。平常避免头部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天气热或活动后,孩子头部容易流汗,及时抹干汗水,避免汗渍刺激耳朵皮肤。

  ②平衡饮食:选择孩子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渐增加品种,先试一种,待3-5日婴儿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过敏体质宝宝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③勤洗澡、剪指甲: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宝宝皮肤皱褶处如耳根部、颈脖、腋窝、腿根部容易积垢,洗澡不仅清洁皮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宝宝的环境适应能力。剪短指甲可避免宝宝搔抓皮肤导致感染。









































白癜风平安医院
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rs/1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