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想必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耳屎=鼻屎=粑粑=排泄物=废物。在今天之前,我们也这样认为。甚至觉得,耳朵不掏干净,会影响听力。但事实上,耳屎是耳朵的保护膜。它有功有过,我们还能通过它的样子辨别健康。
少量耳屎之“功”
耳垢能防止耳朵发痒
耳垢的一个实际功能就是能对耳朵起到滋润作用,就像眼泪能滋润眼睛一样。适量的耳垢能避免耳朵发干发痒。
掏耳朵弊大于利
这种黏性的物质是由具有润滑作用的分泌物、脱落的皮肤细胞、污物和灰尘构成的,大部分的耳垢能够自行被清理出来。下颚的每一个动作(无论是说话或是咀嚼),都能将耳垢推出耳道,并不需要棉签。实际上,试图清理耳垢的做法弊大于利,很可能使耳垢被进一步推进耳道而不是被清理出来。大多数专家建议人们不要去理会耳垢,除非它影响到了你的听力。
耳垢反映汗水味道
有些人的耳垢较湿润,而另一些人的耳垢更干燥。如果你的耳垢呈现为白色片状,这就意味着你的汗液不会那么难闻,因为这表明你体内缺乏引起体臭的物质;如果耳垢呈暗色且发黏,这就意味着你的汗味儿很难闻。
耳垢因种族而异
美国费城莫耐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与汗水一样,耳垢中的化合物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差异:能够生成气味的分子在白种人耳垢中的数量普遍高于东亚人。
压力或恐惧会增加耳垢的分泌量
耳朵中有助于耳垢分泌的腺体被称为大汗腺,而大汗腺(也称顶浆分泌腺)也负责生成具有臭味的汗液。根据美国演讲、语言和听力协会的研究显示,压力会刺激大汗腺分泌汗液,也会让大汗腺产生更多的耳垢。
“清水加棉签”是最有效地清理方式
切忌不可用材质较硬的工具去掏,更不要用蜡烛来燃烧耳垢,否则就会造成烧伤、耳道堵塞或鼓膜穿孔。如果一定要清理,在淋浴时,用少量的温水清洗耳朵,然后用消毒棉签擦干耳道,这样会更安全、更干净。
其实,耵聍这种东西吧,平时随着咀嚼、张口,可自行脱落排出。但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排出受阻,就在在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
少量耳屎,于我们的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但如果耳屎堆积,并且对它不管不顾,则会引发“祸端”。耳屎堆积,医学上有个专业词语叫“耵聍栓塞”。
根据家族遗传不同,人的耳屎有干有湿。其中,湿性的耳屎被称为油性耳屎,这种耳屎不容易自我清理,往往产生的速度又快,稍微时间长点不处理就容易造成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带来的不良后果有:
1、听力下降
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可使听力减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如果这时候耳朵里又不小心进点儿水,耵聍遇水膨胀,会致听力骤降。
2、耳闷耳痛
大块耳屎堵塞外耳道,会造成耳闷耳痛这不难理解,就好比是用耳塞塞住了耳朵,时间久了就会难受一般。耵聍栓塞后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肉芽形成等,表现为耳部疼痛或闷胀感。
3、引发眩晕
眩晕可因耳屎而起病,这在临床上已经有多起病例报道。抱团的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而通常,一旦取出大块耵聍,患者会顿觉神清目爽,眩晕症状立即消失。
4、其他影响
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反射性咳嗽。此外,耳屎过多亦可引发外耳道炎,乃至产生外耳道胆脂瘤。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大量耳屎积聚在外耳道,一定要及时清除。
小贴士:
耳屎不多,没有症状,就尽量不要掏耳朵。觉得耳朵痒的话,用棉签蘸点儿酒精,在外耳道轻轻转几圈,不要太大力。医院处理的情况,可能就是耵聍栓塞了。
掏耳朵看似小事,其实也存在很多风险的。你手一抖,就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刺伤鼓膜等,容易造成慢性炎症不说,还有变成聋子的可能。去医院挂个耳鼻喉科的号吧。
延伸阅读:耳屎可反应身体状况
如同尿液颜色反应健康状况,耳屎的颜色、气味等,也能反应身体状况。我们可以根据耳屎,辨别身体是否健康。
1、耳屎绿色带点湿——化脓性中耳炎
正常的耳屎是淡黄色的,耳道内如有绿色的分泌物,是细菌性中耳炎导致的脓性分泌物。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亦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
2、耳屎呈暗色发黏——汗味儿很难闻
如果你的耳垢呈现为白色片状,这表明你体内缺乏引起体臭的物质,汗味儿不会很难闻。而如果你的耳垢呈暗色且发黏,这就意味着你的汗味儿很难闻。
据资料统计,具有强烈腋臭的人,80%以上耳屎往往为淡黄色粘稠液状。这可能与大汗腺分布于耳道内以及体内内分泌激素有关。
3、耳屎有很强臭味——慢性中耳炎乳突炎
若是耳屎长期伴有臭味,一般属于慢性中耳炎乳突炎。乳突炎为中耳炎进一步发展的疾病,其表现为炎症缠绵难愈,且有并发胆脂瘤的危险,可通过X线检查来确诊。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掏耳朵。耳屎没多到堵塞外耳道,就是细菌的清洁器,掏空了它,伤的最终是耳朵!
润文健康
以现代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为提高您和家人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做好健康管理服务,帮助个人及家庭提供专业的、系统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做好您的健康管家!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