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闹是饿了还是生病了教你读懂宝宝的婴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1-3-24 17:17:54   点击数:
 程少为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新手爸妈去照顾一个还不懂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需求的小婴儿,往往显得措手不及。其实,还未开始学说话的小宝宝,他们往往会通过啼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爸妈们能听懂孩子的意思吗?

这些“婴语”,你读懂多少呢?

哭是小婴儿第一大语言,也是含义最为丰富的,最需要爸爸妈妈去细细分辨其中意义了。

婴语1:哭闹

宝宝哭闹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是渴了饿了,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这需要爸爸妈妈用心聆听并分析宝宝是怎么哭的,然后就知道自己的宝宝究竟在哭什么了!

1、肚子饿了

一般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规律,渐渐急促。妈妈们都会对宝宝的这种哭声特别敏感,参考一下上次喂奶的时间或是拿手指轻轻地在小宝宝嘴唇上触碰一下,如果他马上张开小嘴巴到处寻觅奶头,那说明他这会的啼哭就是“我饿了”的信号。消除他的饥饿感,宝宝就不会再哭闹。

2、尿了拉了

尿了拉了都会让宝宝明显感觉到不舒服,他会用哭声来提醒父母该给换纸尿裤了。这时的哭声会比较小且急促,好像只是提醒你一下。如果你不理他,他就有可能大声哭闹向你抗议。这时妈妈只要及时帮宝宝换掉纸尿裤,宝宝的哭声一般就会停止了。

3、消化不良、腹胀

当宝宝吃得过饱导致消化不良后,会使胃内产生过多的气体。此外,宝宝在喝奶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吃的过急而吸入过多的空气,导致胃肠胀气,从而引起宝宝哭闹。

一般这种哭声会来得比较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是较长时间的屏息,接着又是一声大哭。当宝宝发出这种哭声时,爸爸妈妈要想办法让宝宝打出嗝来,他就会因为舒服一些之后而停止哭声。

4、情绪不良

如果爸爸妈妈忽视了宝宝,宝宝也可能会因为寂寞而发出哭声。一般这种哭声是突然开始的,常常是由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这只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把他抱起来。爸爸妈妈只要陪宝宝玩耍,一般都能消除宝宝这种由寂寞而引起的哭。

5、宝宝困了

宝宝困的时候,通常会哼哼唧唧地哭,这时的哭声不大,有规律,眼睛无神,哭哭停停,甚至有些躁动不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觉。这时只要父母轻轻的拍拍他,给他哼哼歌,或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慢慢地他就不哭了。

6、宝宝生病了

如果宝宝哭闹起来怎么也哄不住,哭一会儿之后,又突然不哭了并开始玩耍或睡觉,但通常又毫无预警的再次哭闹起来,这时就要看看宝宝是否生病了。

◎如果连续急促地啼哭,并伴有口唇发青、呼吸急促,有可能是患了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了;

◎如果是哭声嘶哑,并伴有阵阵犬吠样的咳嗽,有可能是急性喉炎发作;

◎如果是尖叫啼哭并伴有呕吐、精神变差等,有可能是患了颅内感染性疾病。

总之,对于一些异常啼哭,新手爸妈都需要提高警惕,医院。

婴语2:憋红了脸蛋

宝宝有时会憋住一口气使劲,甚至把脸憋的通红,新手爸妈往往不能及时领会宝宝的意思,常担心宝宝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异常,其实只要宝宝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正常,就不必过于担心。

一般宝宝将脸憋的通红,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1、要拉臭臭了

如果小宝宝皱着眉头,浑身使劲,甚至扭动身体,小脸憋的通红,此时他极有可能要拉“臭臭”了。

2、太热了

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会冷,尤其是新生宝宝,不管是什么季节都会给宝宝穿盖较多,结果反而影响了小宝宝机体的散热,而使得宝宝处于高热状态,闷得小脸蛋通红。如果不及时为他解除这种闷热的环境,时间一长,小宝宝会不时哭闹,也容易长痱子,甚至会出现捂热综合征等。

婴语3:反复抓耳朵、抓头发

有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喜欢经常拉扯自己的耳朵、头发,原因有多种,他们有可能是在玩耳朵、头发,但是也有可能是宝宝感到耳朵、头的部位不舒服哦。

1、耳朵处不舒服

如果宝宝总是用小手去抓耳朵,那么爸爸妈妈们就得仔细查看一下,看看是否有外耳湿疹或内耳湿疹。

2、头部湿疹

有些宝宝总是喜欢在床上把脑袋蹭来蹭去,爸爸妈妈抱着他时,他还会把头往大人身上蹭,这时爸爸妈妈要注意查看一下宝宝头上是不是长湿疹了。

3、中耳炎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小宝宝烦躁不安,一边抓耳朵,一边哭闹,哄也哄不欢喜,查看耳朵后可见黄色分泌物流出,那么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中耳炎了。

4、生气了

宝宝抓头发、抓耳朵也有可能是生气的表现。妈妈需要寻找宝宝不高兴的原因,满足他的需求。

婴语4:揉眼睛、揉鼻子

宝宝会频繁的揉眼睛、揉鼻子当然是因为他感觉这个部位不舒服了,所以才会用小手一直去搔抓,原因多为以下几种:

1、宝宝困了

当你发现小宝宝双眼没有精神、并用小手揉揉眼睛,但不是很大力,可能是宝宝困了,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把他放到小床上,轻轻的拍拍他,给他小声唱唱儿歌,宝宝很快就可以入睡。

2、眼睛发炎

当宝宝清醒状态下不停的揉眼睛,这时父母需要查看是否有异物进入到了孩子的眼睛,如果是那就想办法把异物去除。如果不是,并且眼睛发红或流眼泪那可能是眼睛有了炎症,医院去找医生检查治疗。

3、过敏性鼻炎

如果家里添置了新的花草或带宝宝外出活动,发现小宝宝不停地揉眼睛揉鼻子,并伴有打喷嚏、流鼻涕,这时需警惕是否患了过敏性鼻炎。当带宝宝离开致敏环境,症状减轻或消失,无须进行特别处理,如果症状严重,医院就诊了。

婴语5:宝宝睡觉时摇头

几乎每个宝宝都出现过睡觉摇头的现象,如果宝宝只是在睡前或刚入睡时摇头,爸爸妈妈就不需要担心,因为这是宝宝在浅意识睡眠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等宝宝睡熟之后就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摇头的现象,家长们就要注意啦。

1、宝宝太热了

当宝宝睡觉时,小脑袋总是左摇右晃的,睡的特别不安稳,妈妈一定要先检查看看是不是给宝宝穿、盖太多,导致宝宝出了汗头发粘在头皮上很痒。

2、宝宝有湿疹

很多宝宝头部容易出湿疹,当发现宝宝出现摇头现象时妈妈一定要检查一下宝宝的头部,看看是不是因为湿疹导致的头皮发痒而引起的摇头现象。如果是因为湿疹的原因,要及早就医。

3、宝宝缺钙了

如果给宝宝穿盖不厚,宝宝又没有起湿疹,但他还是出汗摇头,并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的表现,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缺钙了,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查。

婴语6:爱咬人

宝宝咬人是他宣泄(正面或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爸妈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1、宝宝长牙了

长牙时宝宝会觉得牙床肿胀发痒,咬人可以缓解他的不适感,所以这时妈妈只需要给宝宝准备专用的磨牙胶让他咬,他就不会再咬人啦。

2、宝宝爱你

有些宝宝很喜欢咬爸爸妈妈,其实他有可能只是想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一般过了3岁,宝宝就不会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了。

3、宝宝害怕了

1岁左右的小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爸爸妈妈让他一个人玩耍,会导致他对周围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4、宝宝生气了

如果宝宝长期处于被打骂的阴影下,他很可能会去咬比他弱小的小朋友,这是情感转移的方式,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有了咬人的行为时,要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不能责骂,也不能打,您对孩子的打骂只会强化孩子这种咬人的行为。

6个月-12个月宝宝交往的初始方式

宝宝最初的人际交往体现在与妈妈的交往上,而身体语言是宝宝开始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基础上。

6个月的宝宝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寻求亲人的搂抱。而当陌生人想要抱他时,宝宝会转头将脸避开。

7-8个月时,宝宝会以拍手和笑脸表示高兴,点头表示谢谢,摇头表示拒绝。

9-10个月时,宝宝会用小手指向自己想要的物品,或者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其他想法。

11-12个月的宝宝除了体态语言外,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简单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宝宝的身体语言,还有哪些呢?

1、咧嘴笑

表示兴奋愉快。一般来说,宝宝的笑来得很快,大人常发现四周并没什么变化,宝宝就已经牵动嘴角,笑容骤现了。宝宝笑的时候眼睛有神,两手会同时活泼的晃动,充分散发童真的魅力。这时父母应报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面颊,并在他的额部亲吻一下,给予鼓励。

2、瘪嘴表示要求

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往往是啼哭的先兆,这实际上是成人没有及时满足他的要求的体现。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

3、红脸横眉表示要大便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要大便的信号,父母应立即解决他的“便急”之需。

4、吮手指表示宝宝的牙龈痒了,要刺激它一下

吮手指是婴儿智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宝宝出生后,早期只能用哭声和面部表情来表示要求和倾诉,并且通过口唇来进行探索。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开始将手放入口内吸吮,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这是宝宝高兴时的一种表现。

5、吐气泡表示光吃奶已不能满足宝宝,该给他加吃米粉了

泡的机会增多,严重的还会流涎。由于这些唾液腺内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消化酶,起到消化淀粉的作用,所以这时可以吃大米类的食品了。同时,因为口水还起到搅拌米粉的作用,所以流涎也可减少。

6、眼神无光,表情呆板表示生病了

健康的宝宝眼神总是明亮有神、清澈灵动的。若发现的宝宝最近眼神黯然呆滞、无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也许他已经患上了疾病。这时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千万不要迟疑!

7、爱理不理表示想睡觉了

有时宝宝玩着玩着,眼光就变得发散,不像开始那么目光灵活而有神了,对于外界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地打哈欠,头也转到一边不太理睬妈妈,这就表示他困了。这时,就不要再逗宝宝玩耍了,只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好。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rs/13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