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儿童护耳有讲究,需重点防范3个常见问题
长沙晚报记者詹春华通讯员周蓉荣
指导专家肖旭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婴幼儿听力筛查与诊断专家组组长,湖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组副组长。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明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他同时强调,儿童护耳非常有讲究,并需重点防范3个常见问题。
3岁男孩差点被一巴掌打聋
3岁的小军(化名)被父亲打了一巴掌后,就哭着说听不见了,父亲以为他在装蒜,没有理会。结果小军越来越自闭,不愿意跟其他孩子玩耍。母亲不放心,医院检查后发现,小军得了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这是比较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疾病,该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头部受伤(哪怕是扇个耳光)都易导致重度耳聋或全聋,必须做人工耳蜗手术。
人工耳蜗什么时候做最理想呢?肖旭平指出,人工耳蜗植入的最佳时机是1-5岁,这个阶段孩子语言的可塑能力较强。听力丧失时间越短,手术后效果越好,时间长了,大脑神经得不到刺激退化,将会增加语言训练难度。耳聋患儿如果在1岁左右就能接受正规治疗、植入人工耳蜗,90%以上的患儿都能正常上学和生活。
儿童感冒会导致听力下降
刚满3岁的小英(化名)感冒后,家长发现叫她经常不答应,偶尔说耳朵疼。来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了中耳炎。
肖旭平介绍:“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高发疾病,容易引起听力障碍。因为孩子抵抗力差,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比如鼻炎、鼻咽炎、扁桃体炎,这些炎症可以通过咽鼓管(尤其是儿童的咽鼓管有短、宽、直的特性)进入到中耳,引起咽鼓管肿胀,中耳腔的液体不能及时排出,出现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只要及时规范治疗,穿孔的耳膜也可以修复;反之,会引起听力下降、穿孔不愈合,严重的会引起脑膜炎,脑囊肿。”
助听器多久戴最合适?
小鹏(化名)5岁了,说话还是说不清楚,家长不放心,医院检查,发现小鹏是双耳重度神经性耳聋。尽管这个毛病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但小鹏的母亲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小鹏佩戴了助听器,使得小鹏7岁时可以和正常孩子一起入学读书。
肖旭平解释:“儿童的听力对于语言发育非常重要,最小的宝宝6个月左右就可以佩戴助听器了,早发现、早干预,有助于患儿的语言发育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孩子越大,康复的效果就越会大打折扣。超过6岁后,即使通过训练,也很难达到正常的水平,如果孩子戴助听器的效果不佳,要检查是不是极重度耳聋,考虑是不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相关链接
●小建议
现在全面二孩放开,肖旭平建议第一个宝宝如果听力有问题,准备孕育第二个宝宝的准妈妈应该做个遗传基因筛查,确保二孩的听力正常。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应该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风疹、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孕期慎用药物,避免噪音,包括烟花爆竹等。
●有福利
医院是湖南省聋儿新农合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机构,入院做人工耳蜗的患儿可以享受住院报销6万余元的福利。
●生活小贴士
耳朵“喜欢”哪些食物?
肖旭平提醒,除了常说的“双60”(每次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分贝不超过60)之外,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多吃些耳朵“喜欢”的食物,也能够保护耳朵提高听力。
1.要多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
45岁以上的人群,就要注重铁的补充。含铁丰富的食品主要有紫菜、虾皮、海蜇皮、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香菜、黄花菜等。
2.要多补充含锌丰富的食物
研究表明,患有耳鸣耳聋的老年人有近1/3的人体内缺锌,45岁以上的人群每天要保证摄入15毫克锌,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锌元素的平衡。含锌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粗粮、坚果、蛋类、海参、牡蛎等。
3.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维生素E有提高人体歧化酶的作用,促进氧气的利用,改善末梢的血流量,能起到保护内耳的作用。这些元素主要含在各种绿色蔬菜和柑橘、核桃、花生中,只要平时常吃就行。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患耳鸣的老人,与血中钙的缺乏有密切关系。这类元素主要含在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
健康吧主:詹春华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