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3月3日8:00-11:00
地点:医院门诊二楼耳鼻喉诊区
第4次国际爱耳日第17次全国爱耳日此次爱耳日活动主题为“ 听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应开始,如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疸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
3.小儿期耳聋的预防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耳毒性药物所致的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主要是机体敏感性和过敏反应所致,其次是药物过量所致中毒反应。耳中毒的易感性常表现有家族遗传性。人群中,每人中有1~3人对此类抗生素毒性特别敏感,只要应用少量抗生素即可中毒,这显然和他们的特异性体质有关。若需使用类似药物,可做耳聋基因筛查以除外易感人群。
三、儿童耳聋的治疗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损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婴幼儿期(0-3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听力有损失的孩子来说,在这个时期尽早对他们进行听力干预,可以为他们将来言语的全面康复和发展建立基础。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或安装人工耳蜗)、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一旦错过了这个康复时期,则加大掌握语言能力的难度。
对于后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要及时发现、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疾病如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以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对于常见病如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定期随访和复查,根据听力情况给与观察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及中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除了定期复查听力外,应佩戴助听器;对于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如佩戴助听器无效,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于单侧听力障碍患儿,也要及时进行听觉干预,同时保护好健耳,避免头部外伤以及药物的不当使用,以防健耳听力下降。
在为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一般建议中高档以上的全数字助听器产品,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此外,双耳验配助听器对听力损失的孩子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缩短听力康复周期和提高助听效果的关键手段。尤其是对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大脑和听神经对声音信号的处理能力也在逐渐开发,双耳佩戴助听器能使孩子听得更加舒适、清晰,声音自然,更快地建立起双侧大脑和听神经对声音的联系,感受声音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更容易地建立起听觉记忆功能,起到更好的听力康复效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目前出现了专门为极重度听力损失听障儿童设计的仿耳蜗生理机能全数码大功率助听器,如果尽早到专业康复机构验配合适的助听器,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听力补偿,并抓紧时间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就有可能达到最大意义上的康复。
在发现儿童患上极度弱听(双侧极重度感音聋)后,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会有最好的机会获得最好的效果,例如开放式环境言语辨认的能力。研究显示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跟使用助听器的儿童比较,言语及语言发展的速率比较快。手术植入时的年龄越小效果越佳,这可最大限度地在脑可塑临界期前避免听感觉剥夺和扩大言语和语言技能的潜力。其主要适应症为:①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②最佳年龄应为12个月~5岁③配戴合适的助听器,经过听力康复训练3~6个月后听觉语言能力无明显改善。术后及时有效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是人工耳蜗植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经之路。
对外宣传联络办公室诚意制作供稿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组
天津市第医院
TIANJINFIRSTCENTER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