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直哭闹,妈妈处理不当差点害了他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7-5-27 16:33:48   点击数:
 温馨提醒查找   明明最近晚上总是不停地哭,妈妈本来以为是肠绞痛,就给他按摩、抱着他哄他,可是一会儿他又闹了起来,连续几天晚上都这样。过了两天妈妈发现他耳朵有黄色分泌物,闻了闻耳朵还很臭,以为耳朵不干净,就给他擦了擦,没想到第二天就看到耳朵明显有脓液了,医院,结果已经是化脓性中耳炎,医生说再晚点治疗就不是影响听力这么简单了,还可能会影响大脑。明明的妈妈后悔不已,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发现。

  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但是延迟治疗对宝宝的危害却是一辈子的,因此妈妈最好能有所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宝宝的病症。

  一、当宝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1、发烧:如果宝宝连续发烧,吃了药也没有效果,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患有中耳炎了。

  2、不停的摇头:当宝宝耳朵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躁,一直摇晃脑袋。

  3、挠耳朵:如果宝宝频繁的出现摸、挠、揪耳朵,家长就要当心了。

  4、哭闹不止:如果宝宝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医院。

  5、耳朵臭臭:如果宝宝耳朵流出黄色的分泌物时,而且有臭味,家医院。

  6、听力下降:如果发现宝宝反应迟钝,喊他几遍都没有反应,医院检查。

  二、如何预防宝宝患中耳炎

  1.及时防治感冒。因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2.让宝宝少含奶嘴。因为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咽鼓管。

  3.远离二手烟。因为吸入二手烟会使宝宝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4.避免婴儿躺着喝奶和哭泣。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如果宝宝躺在那里哭了很长时间,眼泪就会进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宝宝的耳朵很容易发炎。

  5.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6.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对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rs/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