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该怎样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
上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规的检查和评估手段,今天我来谈一谈中耳炎该怎样医治。
很多患者以为中耳炎通过简单的药物医治就足够了,这其实就是中耳炎的医治误区所在。药物医治仅能起到暂时减缓中耳炎局部感染性炎症的作用;对中耳炎已造成的解剖结构破坏(如鼓膜穿孔、听骨破坏、骨质缺损等等)和深部的病灶(如胆脂瘤、炎性肉芽、胆固醇肉芽肿等等),药物医治“力所不及”。实际上,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耳显微外科手术来医治。
中耳炎手术的目的有3方面:
1.彻底清除病灶,取得一个“干耳”,而非长时间流脓的耳朵;
2.避免因中耳炎致使的严重并发症,如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
3.通过手术修复或重新建立“鼓膜-听小骨-内耳”的传音结构,提高患者听力。
经常使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修补术、探查并重建听骨的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肉芽或胆脂瘤向内向后侵犯范围大的病人,需要行鼓窦-乳突切开来清除鼓窦和乳突里的病变,并且酌情采取完璧式或开放式的鼓室成形术。
如果患者的听小骨被破坏或因胆脂瘤腐蚀不适合保存,就需要采取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
对有些严重而复杂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防范内耳感染、下降病变复发的机会,可能需要为患者行分期手术来分别完成病变清算和听骨重建。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勤俭医治时间,医生会争取将清除病灶和重建听力放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但有部份患者术后听力恢复仍不太满意,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缘由包括:修补或重建的鼓膜在愈合进程中构成纤维组织乃至瘢痕,或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致使鼓膜内陷、粘连,严重时会引发重建的听骨连接产生错位。对这种情况常常需要选择1年后行二期手术探查。所以,医生会在术前将病变的情况和术后可能的效果与患者进行讲授和沟通,医患双方共同商量来制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我还想告知朋友们的是,慢性中耳炎一定要尽早、及时地进行医治。这是为何呢?
这是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个缓慢进展、逐步加重的病理进程:
在疾病的早期可仅仅是鼓膜穿孔伴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水肿,有效的抗感染医治可以将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表现为鼓膜穿孔和较轻的听力下落。在这个阶段如果能积极控制感染,在干耳后及时行手术医治,不但手术范围小、所需时间短,并且手术的风险也低一些。患者手术后通常能取得较好的听力并很少再发流脓。
若未能初期医治,随着中耳炎反复发作、脓性分泌物不断刺激,炎症向深部和后部散布,鼓室和鼓窦、乳突内肉芽组织构成,中耳腔透风引流的通道被肉芽阻塞,炎症逐渐加重、抗感染医治效果不理想,耳朵长时间处于流脓或湿润状态。此时鼓膜穿孔会扩大,听小骨可能出现破坏或被肉芽包裹,或硬化灶构成使听骨被固定,此时听力明显下落。一旦合并中耳胆脂瘤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可能出现面神经骨管、内耳迷路的破坏,还会合并神经性耳聋。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慢性中耳炎病程的延长,咽鼓管功能会出现不可逆的伤害,使中耳腔失去了保持正常气压、保持鼓膜正常位置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进行手术医治,不但范围扩大、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这是由于随着病情的加重,手术的目的以清除鼓室、鼓窦、乳突和听小骨周围、咽鼓管区域病变为主,酌情行自体或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或二期行听骨重建术。术后的效果不但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还取决于中耳病变的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和咽鼓管的功能状态。
因而可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医治要尽早。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朋友们对耳部疾病和保健方面有感兴趣的问题,欢迎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