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恨不得有个七巧玲珑心呐,能面面俱到。这不喂奶都能喂出中耳炎,要是心思细腻也就不至于了,养儿要操心注意的真多.....
啥?喂奶喂出中耳炎1.婴儿咽鼓管外形平直且宽,中耳与咽部通过咽鼓管相连,与成人长而成角的咽鼓管不同,婴儿的咽鼓管还处于发育中,而且位置偏低。
2另外,婴儿的胃结构跟大人的胃部有很大差别。宝宝的胃小,外形横,贲门较松弛。随着年龄增长,胃体积将逐渐增大,由原来横着的形态逐渐变为竖立的形态,贲门也逐渐紧张收缩。正是由于婴儿这特殊的解剖结构,喂养时容易呕吐或者呛咳到口咽部,再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反反复复,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
婴儿胃部体积的发育经历了从豌豆到葡萄,草莓,西柚最后达到白兰瓜大小的过程。故给婴儿喂养时千万不能过度喂养,不然会给婴儿的胃部造成巨大的负担,容易使新生儿其他部位血液供给不足,严重会造成心衰等不良影响。
有何危害呢?
若婴儿的中耳发生化脓性炎症,它就像一个病灶池,一直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脓性细菌及其毒物,侵犯中耳旁边的一些器官,引起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等。
长期的化脓性中耳炎不治会使婴儿耳朵里的骨头坏死,如听骨坏死进而影响孩子的听力。
严重的话可能引起婴儿耳膜穿孔。
出现下面症状要小心
1.孩子近期行为异常,夜间爱哭闹,摇头。
2.喜欢用手挠抓耳朵。
3.发热。
4.对旁人说的话反应相对迟钝,不爱搭理人。
5.耳朵有脓液流出来。以上症状出现要高度怀疑孩子是否罹患化脓性中耳炎,医院就医。
怎么样的姿势才是对的呢?
1.哺乳时建议让孩子坐起,不要平卧,保持乳汁不会倒灌入耳管。
2.喂养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吸奶过快,可用手指夹持乳头减少乳汁的大量溢出,奶瓶的奶头孔不应挑选过大。
3.合理喂养,不应喂太饱,哺乳完后最好不要让孩子立即躺下,先竖立抱着一会儿、拍奶嗝,再让其平躺,防止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