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家
张剑锋
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口碑君的咳嗽一直没有好。在医生开药的时候,也遇到了是否要吃抗生素的问题。
回想小时候,但凡有个感冒发烧,家长就会甩出一盒头孢:
在医学科普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们都在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辨别孩子使用的药物——当药物中含有抗生素成分的时候,他们总是很谨慎:
读者我的孩子真的需要抗生素吗?今天,口碑君请教了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剑锋,关于抗生素的知识,不仅妈妈们需要学习,大人平时感冒发烧了,也经常涉及。所以,每次感冒发烧的护理,都是你验证这些知识的机会喔!
抗生素是什么?抗生素是帮助人体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可以通过杀死体内感染的细菌起效。
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如下:
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张剑锋主任告诉口碑君,除了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有可能:
影响宝宝的免疫力;
增加宝宝哮喘的机会;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引发二重感染等其他问题。
只有当确诊或高度疑细菌感染时才能选用。
这些使用误区,99%的人都犯过其实,普通的感冒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其实是“不治之症”,即使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是可以自愈的,有句话叫“吃药一周好,不吃7天好”。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呢?
为什么感冒了要查血常规医生有时需要借助检验结果来更准确地判断是何种感染,以及如何治疗,这就需要查血常规。
所以,不要过度质疑宝宝发烧为何要测血常规啦。(相关回顾:医生,感冒时做的血常规究竟是干嘛的?)
为什么有时医生没查血常规?这个时候,很多人结合自己的就诊经历又发出疑问:
读者上次孩子发烧,医生就没查血常规,直接给开了头孢啊!血常规及CRP有时不能非常准确地提示细菌感染,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以,儿科医生不会仅根据血常规来选用抗生素。
而且,一般的感冒发热(此处不包括较为严重的发热情况),24小时之内,体内的白细胞可能还没有被动员起来对抗病菌,所以那个时候查血常规的结果是不准的。
此外,早期病毒感染也有可能造成白细菌明显升高,故早期查血常规的意义有限。
所以,不查血常规就开抗生素的医生未必全不靠谱。
这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生素现在已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但一部分人从对抗生素的盲目崇拜渐渐滑向另一个极端,即拒绝使用抗生素,这也是需要纠正的。当孩子出现以下指征时,是要考虑使用抗生素的。
儿科常见发热性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新生儿发烧(有较大严重细菌感染风险,轻者肌注,重者静脉用药,口服利用度差);
3个月宝宝发烧超过38.5度可谨慎选用(国内指南)(3个月宝宝39度时需考虑使用[国外指南]);
3-6个月宝宝发烧超过39度可谨慎选用(国内指南);
1岁发烧宝宝尿液培养细菌阳性时;
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重症病毒性肺炎并发细菌感染;
2岁宝宝中耳炎需考虑抗生素治疗;2岁宝宝中重度中耳炎需考虑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鼻窦炎(流涕10天以上;流黄脓涕3天且突发烧者);
化脓性支气管炎(咳嗽超过10天且痰多者);
中度以上沙门氏菌性肠炎(3个月宝宝轻度沙门氏菌性肠炎也应考虑选用);
菌痢。
值得注意的是,危重感染者还需要静脉联合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如果必须静脉注射,也可以等病情好转且能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如果家长有疑虑,可以这么说医生开抗生素有三个原因:1、确有细菌感染;2、细菌感染的风险较大;3、经济利益。
张剑锋主任认为,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家长存在疑虑,可以对医生说:“我们能否先不用抗生素?我们可以在家密切关观病情吗?如有变化,医院复诊。”
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认为您有一定的医疗常识,可降低很多医疗风险,也会尽可能考虑少用抗生素的。
口碑君说孩子被疾病困扰,往日的熊孩子变得无精打采,家长们看了既心疼又着急,如果病情出现反复,更会怀疑医生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以上的知识,希望能在孩子生病时提供一些职称,至少知道孩子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来一针”。顶住压力,懂得配合医生,不让孩子服用无益的药物,才是一个明智的家长。
|文章由口碑君原创
|转载需经授权,盗用必究
为名医打造个人品牌
发现你身边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