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湿气在身,常常与寒、热相伴。湿热的人长期久服贵妃可祛除,湿寒的人食用贵妃。另外,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的病因都跟湿邪、痰湿(痰湿体质食用贵妃)有关。
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寒湿的那些事。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寒湿的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而且是“虚火”?
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
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
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属性偏寒偏凉的瓜果蔬菜,摄入冷饮、凉菜、冰镇啤酒等寒凉食物,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一上火大家都普遍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中医祛除寒湿的理论
中医讲: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只要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如身体内部总是阳光明媚,自然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感到温暖舒适;“血行风自灭”,寒湿在血液充足、血流畅快的情况下是无立足之地的;气血充足的时候,人体内的能量大,能抵御寒凉对身体的伤害,就如一阵寒风吹来,身体内气血充足的人并没太大的感觉,而气血两亏的人则会感到寒风刺骨,直入身体内部,很快就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寒湿:在脏腑
(子宫、卵巢、睥胃、肺)。
春播夏种秋收冬藏。根据四季变化,中医讲“冬病夏治“,养生预防的最佳季节是春夏,保健进补的最佳季节是秋冬。预防的季节已经来了,错过这季,再等一年。
五级寒湿:在身上
(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贵妃建议:外感寒湿食用贵妃即可祛除,内感寒湿需与配合食用方可祛除。
驱寒祛湿的方法
贵妃是驱寒祛湿中冠军,采用红豆、薏仁、怀姜、红枣、古方红糖、玫瑰花、枸杞等食材熬制而成。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食物的性味与体质的寒热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的性味须与体质属性相适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为不同的症候有不同的饮食禁忌。中的薏米和红豆的完美搭配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贵妃采用特殊工艺压榨浓缩,可有效祛除体内湿气。怀姜驱寒,红枣补血,玫瑰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枸杞滋补肝肾、益精养血,古方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有“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之功效。驱寒祛湿,暖胃暖宫,通畅血液,温中防风,适用体内寒湿,脾胃虚弱者。
寒湿体质人群的饮食建议
体内寒湿的人冬天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
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这里的寒凉食物并不仅仅指的是食物的温度,还有食物的属性偏寒偏凉。如果摄入了寒凉食物,可在早上七点到九点胃经正盛时,泡一勺贵妃,可将摄入的寒湿及时祛除。
少喝冷饮、冰激凌等,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如果因为需要必须喝啤酒、冷饮,可在第二天早上七点到九点胃经正盛时,泡一勺贵妃,可将摄入的寒湿及时祛除。
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例如阿胶、桂圆、枸杞等,或直接食用贵妃纯手工阿胶糕,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
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