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知道成长育儿
孩子生病,家长最焦心。喂孩子吃药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生病了拒绝吃药,服药时出现呛咳或呕吐,家长武力灌服导致药物进入气管窒息……儿童服药时,除了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外,这些问题也常威胁孩子的安全。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吃药呢?孩子吃药又需要注意哪些呢?
强行灌药的危害
容易引起窒息
3岁以下的宝宝吃药,一般来说服用液体或者冲剂,如果是片状的药物,一定要研磨碎了再给孩子喂。否则,孩子吞咽不到位,很有可能堵塞呼吸道,形成窒息。
可能引起中耳炎、鼻部的损伤
捏鼻子灌药还可能引起中耳炎,引起鼻部的损伤。当家长捏住孩子鼻子灌药的时候,由于孩子的鼻咽部未封闭,药物就可以进入到鼻腔。耳咽管是连接鼻咽和中耳的一个通道,小孩的耳咽管短而且直,药液非常容易进入到耳咽管中,进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容易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孩子因为惧怕往往大声哭闹,此时其呼吸道是敞开的,灌入口腔的药物和水会导致小儿呛咳或顺着气管进入肺内,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的会发生气道阻塞导致窒息死亡。孩子对服药本身就有一种恐惧感,强行灌药更加剧了这种恐惧心理。
首次用药感受尤为重要
孩子生病本就不想吃任何东西,家长看到后更是心急如焚,于是就强行灌药希望孩子快点好。这是父母经常碰到的难题。很多家长深有感触——跟喂饭一样,给孩子喂药也是一项“技术活”。
但幼儿的首次用药感受尤为重要,被强行灌药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受,小儿服药不同于成人,被动服药,对服药的依从性比较差。往往在患儿剧烈哭闹时,家长恐吓孩子服药甚至强行灌药,使小儿对服药产生更加恐惧的心理。这就像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闹!宝宝把吃药认为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产生排斥。
喂药时要确保孩子处于清醒、安静情绪好的状态,如果孩子迷糊或哭闹,待他情绪平稳后再喂药。
孩子不肯吃药,父母该如何做?
小婴儿
喂小的婴儿,可以轻轻地扒一下他的下颌,让他把嘴张开,用小勺或者滴管喂食药液,再轻轻地把他的嘴闭上,这样药就慢慢地咽下去了。给药时保持喂奶姿势,从口腔一侧送入,待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次,未咽下前不要平卧,以免发生呛咳溢出。
大一点的宝宝
喂大一点的宝宝,可用药杯或汤勺喂药,将小勺放在孩子口中,紧压住下牙齿让药液顺口角慢慢流入口中,直到药物全部咽下再将勺取出,然后再次喂入,直至完毕。
大孩子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了,父母得让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把药物比喻成孩子崇拜的英雄人物,告诉他,现在肚子里有许多的怪兽,要一个个消灭,而药物就能帮忙。多尝试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再大一点就只能讲道理啦。
喂药的过程中,要避开3大错误行为
欺骗孩子药物是糖果;
告诉孩子不吃药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他;
告诉孩子不吃药就带去医生那里打针
本文转载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