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忽然出现蜂鸣,对谁来说都是件糟心的事情。耳鸣不仅仅是让人心烦意乱,还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前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耳鸣这种症状。
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耳鸣,是在外界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为听觉机能紊乱所致,易受疲劳、休息、睡眠、情绪、月经、噪声、变态反应以及头部血循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甚至一些食物和饮料都可以成为影响或触发耳鸣的因素。
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中所伴随的一种症状。,耳鸣对患者的身心影响极大,如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沉或易激动、烦躁等,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社交和工作。人群中耳鸣的发生率约为13%~18%,其中因耳鸣严重而求医的约占人群的2.4%。
很多人以为耳鸣只是耳畔的嗡嗡声、蝉鸣声,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长时间的耳鸣,将会使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受到严重困扰。耳鸣可导致患者头昏脑胀、心烦意乱、情绪急躁、过分忧虑,严重干扰患者入睡,因此导致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发展,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导致耳聋,临床因耳鸣不及时治疗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另外,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是思维的开关”。我们所听到的东西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如果病人是孩子的话,就会影响语言的发育、思维的发展、性格的成熟;如果是成人的话,听力障碍不仅妨碍了正常的联络沟通,也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和睦,不少人还伴自卑、孤独等心理症状,久而还会发生心理疾病。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全身性疾病和耳局部病变均会导致,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耳局部情况和相关的检查来做出诊断并针对性治疗,要做到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耳鸣并非全由肾虚引起不少人认为耳鸣是肾虚引起的,其实不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耳鸣就有认识,历代医家对耳鸣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虚实两端,实证者,如风热外袭、肝火上扰、痰瘀内阻等,多因外感邪气或脏腑实火上扰或痰瘀阻滞耳窍所致;虚证者,多为脏腑虚损所致,如脾气虚弱、心血不足、肾精不足、肾元亏损等,其中主要是脾虚和肾虚,清窍失养而致耳鸣,也就是说,耳鸣与心、肝、脾、肺、肾均有关,非独肾也。
中医认为:耳为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论病程长短、病情的轻重缓急、发病的原因等等,不分缘由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在中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疗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另外还可以从耳鸣的音量及音调来辨别虚实,一般来说,音量大者既可为实也可为虚,音量小者多为虚,音调高亢者多为实,音调低沉者多为虚,拒纳外来噪音,耳鸣常与噪音产生共鸣者多为实证,接受外来噪音,即在噪音环境下耳鸣减轻或消失者多为虚证。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补肾,对某些感音神经性聋、老年性聋引起的耳鸣并伴有腰膝酸软、头昏眼花、虚烦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磁丸治疗。但是,对于如风热外袭、肝火上扰、痰瘀内阻、气血亏虚、肾阳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耳鸣,是不适合使用的;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等传音性耳聋以及突发性耳聋早期出现的耳鸣,特别是就诊时舌苔厚腻者,更是不能使用的,用后有害无益。
耳鸣多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综合性因素所致,一般来说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外耳疾患——如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中耳疾患——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咽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等;内耳疾患——迷路炎、梅尼埃病、各种耳药物中毒性聋、内耳退行变性、老年性聋、噪声损伤、爆震性聋等;耳硬化症;迷路后疾患——中枢性障碍、听神经瘤、脑膜炎等;全身疾患——心血管障碍(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液病、全身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蛋白过高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肾功能衰竭等。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可能导致耳鸣。
具体来说,导致耳鸣的疾病有以下几类:
1全身性疾病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的症状。此外,有资料表明,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因为耳蜗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为敏感,耳鸣可作为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原来没有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内突然出现耳鸣,应及时检查血压、血脂及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病,有些人原有耳鸣症状,但近期突然耳鸣加重,也应该及时检查心脏。
2身体虚弱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症状,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3神经衰弱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耳部疾患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夜晚加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音性耳鸣和感音神经性耳鸣,当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鼓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鼓室硬化症等均可发生传音性耳鸣。耳的感音部位是内耳耳蜗,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多为感音神经性耳鸣。
5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它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鸣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6药物中毒损伤内耳神经大剂量奎宁、氯奎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
耳聋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单耳或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严重者可致全聋。耳鸣与耳聋二者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一般说来,长期耳鸣会导致耳聋,即所谓“鸣者,聋之初,聋者,乃鸣之渐”。
编辑:河源壹线传媒
白癜风早期治疗几率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