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一位妈妈说,她家的3岁宝宝耳朵不舒服,去医院一检查说是外耳道感染。据这个妈妈说她经常给宝宝掏耳朵,而且都是拿棉签掏的很深。她还说,不知为什么宝宝的耳屎越掏越多,过段时间不给孩子掏,就喊不舒服。从小我都没有给她掏过耳屎,前段时间来我办公室玩的时候,我不小心撇到一眼,耳屎自己都快出来了,俺是强迫症的人,你们懂我有多难过吗?很多妈妈都认为耳屎是必须掏的,因为耳屎有害无益?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妈妈们也是宝宝的“铲屎官”,耳屎、鼻屎、便便,这“三屎”整天让我们坐立难安,你也是“挖耳朵强迫症十级患者”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今天,天天爸就来为小耳屎伸冤。
天天爸说
耳屎是保护宝宝耳朵的小卫士
人的耳朵里有一段软骨叫做耵聍腺,它在耳朵眼附近的位置,分泌一些淡黄色、蜡样的碎屑,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耳屎和耳朵皮肤腺分泌的油脂混合,有时也会附着在耳道表面。
这些分泌物对耳朵来说大有用处,他们能够:
吸附灰尘和其他颗粒,清洁耳道;
缓冲较强声波,保护耳膜;
不那么美味,赶走小飞虫;
缠住外来的水,防止脏水深入引发感染等。
当耳屎越来越多,就会慢慢涌出耳道,自然脱落。
常掏耳屎的危害天天爸得这几点掏耳朵上瘾的人应该认真看看。
1、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就不再赘述了。
2、影响宝宝听力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跟纸的厚度差不多。如果掏耳朵时宝宝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宝宝的听力。
3、让细菌滋长经常给宝宝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
4、耳屎会越掏越多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而且宝宝还会很不舒服。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给宝宝清理耳屎呢对于不会表达的小婴儿来说真的很难判断,妈妈们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举动,如果出现抓挠耳朵,或者用自己的小手指抠耳朵时,就要清理了。
观察耳屎的颜色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如果有大块的耳屎,在耳外凭肉眼就能看到,那种想抠而抠不得的心情你一定也懂……
健康的耳屎颜色是奶白色的、淡黄色的、清透的,而褐色的耳屎就要重视了,它通常是由耳部感染引起的,最好求助医生。
宝宝的耳屎应该这样清理可经常清理外耳,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清理。
洗澡后如果宝宝耳道口附近潮湿,可用棉签轻轻将外围擦拭干净。
如果宝宝耳内耳屎过多,或者比较顽固,医院的张亚停医生建议使用可以软化耳屎的滴耳液,帮助耳屎自动掉出来。
这组美国的婴幼儿科普漫画告诉你应该怎样清理耳屎。
1去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清理通常医生会先检查再用专用药水软化耳屎,再用专业工具清理。可以定期让医生清理一次。
2自配软化药水,过氧化氢可以在家自配软化药水,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医用消毒作用)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准备清理宝宝的耳朵。
3让宝宝向一侧躺下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可以喂奶,或者跟他说话唱歌,也可以找个人来帮你把住宝宝。
4清理液用小滴管滴大约10滴清理液进耳朵,会让宝宝很不舒服,大哭大叫这都是正常的,你的动作最好快点。
5软化耳屎让液体在耳朵里停留1-2分钟,让宝宝坐直,你会看到软化了的耳屎随液体流出耳朵,再在外耳清理掉就好。(如果宝宝还能承受的话,就同样的顺序清理另一侧,不行的话就改天再清理另一侧。)
天天爸说当然,这种清理方法只是给新手妈妈一种指导,如果妈妈们觉得无法实际操作的话,那就最好让医生清理,并且让医生指导你进行家庭清理。但是!!切记,经常用手指、棉签或镊子给宝宝抠耳朵这种瘾,一定得戒!!宝宝的小耳朵可是很脆弱的哦!!!
看完记得分享哦,快帮助下一位宝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