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一直很头晕,是那种头疼的晕。
北京之所以是房价猛涨的北京,是因为无数的人认为北京是一个充满无限机会的北京,是一个拥有无尽优质资源的北京。
但是当雾霾笼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雾霾而不断的咳嗽甚至诱发肺炎发烧不退的情况下,
当越来越多的妈妈因为担忧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不得不举家迁徙移民的情况下,
当人们的出行因为雾霾而往往航班延进也进不来出也出不去的情况下,
当人们意识到北京的雾霾不会因为北京自己投了亿就能治好的情况下,
当人们意识到北京的雾霾在河北省只要有一天不停工就不会消停的情况下,
当人们意识到雾霾不仅仅会带来头晕咳嗽,还会导致脑梗和肺癌的情况下,
北京还是那个充满诱惑和吸引力的北京吗?
我们来看看这些鲜活的例子吧(下面的例子来自网络文章,摘取):
马佳五年前从国内名校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工作。当初怀揣梦想来到帝都闯荡的她,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尽快逃离这座城。她无法想象自己如果继续在这样高污染的环境下生活5到10年,后果会是什么。
其实,像马佳这样因为污染问题开始考虑离开北京的人有很多。刚刚过去的几周里,雾霾频频弥漫京城,挑战人们忍耐的底线。12月中旬连续多日的重污染红色预警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筹备长期的逃离计划。
实际上,近些年已经有很多人因为空气污染陆陆续续迁离北京,其中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精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此前曾发文表示,因雾霾造成的人才外流“脑流失”将是北京长期要面临的困境。
马佳希望搬到更宜居的广东去生活,然而他的丈夫在北京的事业发展前景很好,不想放弃。而北京强大的学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其他城市也难以匹及。马佳处在了两难的境地。
更好的工作发展空间还是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个选择题让马佳进退两难。但是她下定决心不在北京久留,两年是她给自己和丈夫南迁的期限。
在北京生活多年,张斌早已和这个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尽管戴口罩和安装室内净化系统不是解决生活环境的长久之计,但他一直舍不得离开北京。直到年儿子得了一次严重的肺炎,他和妻子意识到撤离计划不能再拖了。
张斌回忆道:“那医院跑,看着挂号和门诊大厅乌央乌央的全是咳嗽的孩子。”
为了孩子和家人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张斌用了半年时间举家搬到了深圳。虽然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让家人非常受益,但张斌还是会时常想念北京。
33岁的杨大卫在北京长大,两年前和妻子移居到了韩国。对他来说,北京不是追梦的地方,而是承载着他所有儿时记忆的家。“北京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并不是多么发达的科技、每年持续增长的GDP和房价,而是一个真正适合每个家庭成员的宜居城市。”杨大卫说。
杨大卫是一家创业公司的CEO,他从年前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