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康音耳科(whkyek)---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懂点健康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近日,6岁的女孩恬恬患上了重感冒,病好后却变得有些沉闷、安静,大人跟她讲话,她常常“充耳不闻”。恬医院检查,经诊断后发现恬恬原来是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而诱发中耳炎的“罪魁祸首”正是之前的感冒。
武汉康音耳鸣耳聋研究院肖学和教授介绍,耳朵是人体器官中容易让人忽视的器官,但耳朵的大多数疾病都会对听力造成危害。尤其是儿童这个群体,由于他们身体抵抗力差,患中耳炎的几率高,所以这个群体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是如果长期耽误治疗,会导致儿童语言、学习等方面的成长发育受影响。
听力下降可能是得了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最常见的影响儿童听力的疾病。肖学和教授说道,在他每天的门诊量中,分泌性中耳炎能占到20%左右,鼻塞、打鼾、腺样体肥大、经常感冒等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家长们要注意,如果孩子看电视总是将音量开得很大,或者是喊他的时候经常听不到,尤其是感冒后出现这种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现象,就要警惕是分泌性中耳炎了。”
儿童为什么容易得这种病呢?
为什么孩子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呢?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具有调节鼓室内气压、清洁防御、防声等功能,小儿咽鼓管功能不良,软骨部较柔弱,不能自行开放,咽鼓管位置低、平,管腔短、粗,尤其是新生儿,卧位吸吮乳汁时易引起呛咳,使乳汁误入中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2.感染:小儿易感染多种疾病,如扁桃体感染后水肿、增生,易堵塞咽鼓管咽部开口;感染细菌或病毒后小儿腺样体内存留细菌和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中耳感染,造成分泌性中耳炎。
3.免疫力低下:小儿中枢神经正处在发育阶段,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力低下,易患上呼吸道疾病,进而影响咽鼓管功能,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4.发育不完全:小儿中耳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乳突气房发育不全,2岁以下幼儿常有间质或内芽组织,呈活瓣样阻塞耳咽管,均可在一定因素影响下引起中耳炎。
观察孩子言行早发现早治疗
肖主任说,早期的中耳炎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听力都还是可以得到迅速恢复的。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未及时发现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使中耳持续处于负压状态,继而出现中耳硬化或粘连等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听力永久性下降,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儿童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会有以下症状:耳朵有肿胀感、听力不清晰、有液体从耳朵中排出、耳朵里面有些疼痛、难以入眠、易怒、发烧、头痛。
有时,分泌性中耳炎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家长如何知道孩子是否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呢?这就要求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当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迟钝,或存在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如鼻塞、打鼾、腺样体肥大、经常感冒等现象,最好医院通过体格检查、耳镜检查及声导抗测试等,来排除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健康有益知识,转给家人朋友看看!
武汉康音耳科
耳科专家--
↓↓↓阅读原文竟发现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