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中耳炎的偏验方治疗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6-10-23 3:31:45   点击数:
 

中耳炎是指耳窍化脓性疾病,耳内有黄色脓液流出,听力减退,发热头痛,严重时可听不见声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邪,或胆火上炎,导致热毒闭阻足少阳和足少阴经脉,精气不能上达于耳。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和胆是相互表里的关系,肝胆火旺势必影响到肾,肾又开窍于耳和二阴,因此,肾气不足,肾精亏损是主要病因,中耳炎的辨证其治在肾。在《灵枢寒热病》中记载,“聋哑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这里所说的“取天牖”,意思就是把四周的窗户都打开。治疗中耳炎,清肝泻火,补益肾精,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清热利湿、豁痰通窍才能事半功倍。

偏(验)方汇总:

1.取鲜蒲公英全草,洗净晾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

2.取一勺纯香油,放在火上加热,然后放入20—30粒花椒,待花椒在油中变成深黄后,放一小块明矾(俗称白矾,大小同一小枣即可),然后关火,等油凉后,用卫生棉签蘸着涂抹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3—4天即可痊愈。

3.将生苦瓜一个,捣烂如泥,过滤取汁服用,可加入少量红糖,以增强温补之效。

4.鲜桑叶数片,洗净后,捣烂取汁·,每次将1~2滴滴入耳道内,每日3次,一般2-3天可愈。

5.黄柏30克(生药),水煎为浓缩液20毫升。用此药液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一般2-5天可愈。

6.蛇蜕适量,烧灰研末,调以麻油。用时,先以3%双氧水清洗耳中分泌物,擦干后用棉签蘸药涂于患耳,每日或隔日1次。

7.先取3%7A氧水清洗耳中分泌物,擦干后滴入地龙糖浸液3-4滴。治疗急慢性中耳炎,一般用药4-5天可愈。

8.紫草3克,放入40毫升麻油内,置于火上煎炸,待油变紫后滤取油液,装瓶备用。用时洗净患处,拭干后滴入上药,每次2~3滴,每日2-3次。一般用药7天可愈。

9.广郁金1枚,麻油少许,冰片少许。取广郁金蘸麻油少许在清洁的玻璃片上磨取浓汁,再放冰片调匀,先用药棉拭净耳内脓液,再用此油滴耳,每日3次,一般用1枚即可愈。

10.冰片1克,研细末,放入核桃油10毫升,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洗净外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干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道堵住,以免药液外溢。急性者一般5天(每日滴药1次)痊愈,慢性者8—10天痊愈。

11.取胡桃仁适量,研烂,榨油去渣,得油3克,兑冰片0.6克,摇匀溶化,制成滴耳油备用。滴耳前先用消毒棉签蘸双氧水清洗耳道并拭干,再滴入药油。每次用滴管吸入少许药油滴于耳内,一日滴3~4次,治疗中耳炎显效。

12.鲜猪胆汁毫升(晒干或烘干)、白矾5克,桑枝10克,共研细分后吹入耳内,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5-7日可愈。

13.取香菜籽、枯矾各克,呋喃西林粉1克。将香菜籽焙黄,研成细粉,同枯矾粉、呋喃西林粉混匀后备用。用药前将耳内的脓液用消毒棉签或3%双氧水洗干净,将药粉少许吹入耳内,每日1~2次。

14.将虎耳草鲜叶捣汁,用纱布过滤,加入冰片适量,装入眼药水瓶内备用。用时,先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外耳道,将脓汁及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虎耳草滴耳液滴入耳内,每次1~2滴,每日3次。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15.蚕蛹1只(焙干),银珠、冰片、生石膏(烧熟)各5克,共研为粉末,密封备用。用时取少许香油调入药内,再点入耳内,一般1次可愈。

16.取黄连10克,冰片1克,将两药研末混合装瓶备用。使用前取药棉擦净耳内脓液,滴入少许双氧水,擦干,再将药粉吹入耳内,每天2-3次,一般3-5天见效,无任何不良反应。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17.将全蝎放入芝麻油内炸焦后取出,再将冰片放入油内溶化,然后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油滴耳2~3滴,每天3次。本方治慢性中耳炎效果较好。

18.川黄连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将以上各药粉混合,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用前先把患耳用3%双氧水洗拭,再将耳擦干,把药粉少许吹入耳腔中,每天用药1次。

19.先取3%双氧水清洗耳中分泌物,擦干后滴人地龙糖浸液3~4滴。治疗急慢性中耳炎,一般用药4~5天可愈。

20.冰片1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将冰片研细末放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中溶解,保存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分泌物,再用棉签拭干,滴冰片液3-5滴,用药棉堵住耳孔,防止药液外流,每天3次。

该法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小儿急、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达99%,且药材价廉易取,操作方法简单。

21.取冰片10克,用纯净水或冷开水一杯化开,将地龙5条放入冰片水中溶化,过滤备用,滴耳,每日3—5次即可。主治:中耳炎、耳中流脓疼痛。

22.取黄柏50克,加水煎成黄褐色黏稠状浓缩液,即成黄柏煎剂。患者用清水洗净外耳道,拭干后用棉签蘸取黄柏煎剂,滴点入耳道内,然后患者头偏向健侧少许,以患侧耳道流出黄色稀薄液体为止。每日2-3次。

23.鸡蛋2个,冰片适量。将鸡蛋煮熟,取蛋黄以慢火熬油加冰片末调匀。

先以药棉拭去耳内脓液,接着滴入几滴蛋油,每日滴药2次(上、下午各滴1次),一般滴入药3—5天显效或痊愈。本方有清热止痛、消炎之功。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24.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

25.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26.青黛5克,冰片3克,乌贼骨2克。共研极细末,用时先洗净耳道,然后以细棉莶蘸生理盐水后.蘸少许药粉涂于患处。

27.大黄克,冰片10克。大黄水煎,过滤,加入冰片后密封。用时滴入耳道,每日3次,每次2滴。治慢性化浓性中耳炎。

28.滑石20克,枯矾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睡前用盐开水或双氧水洗净耳内脓液,吹入少许药末,连用10日。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敛疮.治化脓性,中耳炎,耳内化脓流黄水.红肿疼痛等。

29.苦参15g,冰片6g,香油30g。用法:将油烧沸,立即将苦参投入,待药焦黄后捞出,再将冰片放入搅匀,置凉备用。每日滴耳3次,每次2~3滴。功效:清热解毒、杀菌。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30.苦参50克,黄连30克,冰片5克,麻油克。

制法:把苦参、黄连放人麻油中慢火炸至焦黄捞出,待油温稍凉时放人冰片,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取滴耳油2—3滴,滴于耳内,每日2—3次,每次滴药前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冲洗外耳道,用棉签擦干。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yshl/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