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中常常有家长问,为什么总是觉得小宝宝喉咙有痰声,却又没咳嗽或咳不出来?吃了一堆药还是没改善;言谈中显得非常担忧,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常见引起痰液增加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以及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婴幼儿的身体发展功能尚未完全,有症状时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痰液堆积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家长应注意。
引起痰液增加的疾病
到底痰从何处来?痰又是什么东西呢?其实严格来说,痰就是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正常人也会有;当有外来病菌或其他刺激物侵入时,分泌物就会增加,而且混杂着身体与病菌作战后的残留物,所以颜色就可能会变黄或变绿,造成呼吸道的不适及刺激。
常见引起痰液增加的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或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肺炎。主要的症状则包括,呼吸有杂音、吃奶不顺、呼吸急促、胸廓起伏较大以及咳嗽等。
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加强拍痰
当小宝宝感染了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时,医生多半根据疾病种类给予治疗,例如:化痰剂、祛痰剂;若是怀疑有细菌感染,例如急性扁桃腺炎,则应给予适当抗生素。如果一旦得到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肺炎),则除了药物以外,应该再加强拍痰、蒸汽治疗及水分的补充。
但是要小心的是,帮小婴儿拍痰要注意有无发增现象,因为他们的心肺功能不比大人,不要一味地拼命拍,却没有注意到小宝宝的情况。痰液若积于肺部深处,除靠化痰药、氧气罩及湿气协助痰液稀释之外,更要藉由拍痰将痰液拍出,否则会逐渐发生痰液聚积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一般明显改善至少需要3到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