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天津导诊导医” “生活中,50%的听力残疾都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周主任介绍说,后天原因造成的耳聋远比先天的多,引发它涉及感染、不当用药、耳垢过剩、噪音、年龄等多种因素,不过只要掌握了生活中的“爱耳初级保健法”,便能让听力远离伤害。3月3日9:00-11:30,该院医院第三住院楼一楼大厅举办义诊活动。
护耳宝典:
1、防噪音:长期接触噪声刺激,会引起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工作场所如有噪音,可用耳塞、耳罩等做好防护,医院进行听力检查。非噪声职业人员最好少用耳机听广播、听音乐,少去嘈杂场所等。使用耳机,最好每天不超60分钟,音量控制在60%以内。
2、防感染:预防感染十分重要,因为很多感染都是致聋原因,如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是导致传导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婴幼儿得了中耳炎恐怕说不清楚,但他们会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怒等,家人若发现孩子对正常对话没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等,应有所警惕。无论大人小孩,平时都应尽量避免感冒及耳部进水,如有鼻腔、鼻咽、耳部疾病也应积极治疗。
3、不乱挖耳:耵聍俗称“耳屎”,是人体外耳道正常的分泌物,但耵聍分泌过多或排除受阻则会影响声音传导,甚至导致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等。耵聍栓塞后还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等,让耳疼痛或闷胀。尽量避免耳道进水,保持外耳清洁,不用火柴棍、牙签、发夹等挖耳;耵聍过多者应定期清洁耳道。首次就诊难以取出者,先滴入5%碳酸氢钠或1%-3%酚甘油,每日4-6次,待软化后用枪状镊或耵聍钩取出耵聍团块。
4、预防和积极治疗慢性病:内耳和听神经的退行性病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发生于60岁以后,是老人年致聋的主要原因。血管健康对于听力健康至关重要,所以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延缓神经及微血管病变,也是预防耳聋的一大因素。
5、谨慎用药:曾有关于聋哑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药物性耳聋是聋哑孩子致残的首要原因。不管是自己用药,还是给家人服药,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千万别自己开药方。
正确擤鼻涕,也是爱耳朵:
1、游泳爱好者,下水之前可用浸凡士林膏的棉花堵塞外耳道口,或用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朵,引起感染;
2、感冒时,通常伴有鼻子不通气、流鼻涕,擤鼻时切忌用力过大使鼻腔内的鼻涕经与中耳相通的咽鼓管进入耳,引起中耳炎。应滴用麻黄素类滴鼻药,使鼻黏膜消肿、通气,易于排去分泌物。擤鼻时要按住一个鼻孔轻轻擤出或回抽鼻涕吐出。
3、日常应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免造成内耳供血不足。
4、若因外伤或爆破声等损伤导致鼓膜穿孔,应及时就医,防止形成慢性中耳炎进而损害听力。
5、鼓膜穿孔未愈者严禁游泳,防水入耳,慎挖耳朵。
6、如经常出入噪音环境,医院检查听力。(记者张昭)
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