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慢性中耳炎 >> 饮食护理>> >> 鼓膜穿孔之初

鼓膜穿孔之初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5-6-6 11:09:04   点击数:
 

我们要了解这些常识,积极地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1、中耳炎饮食预防:预防中耳炎还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3、导致中耳炎的原因还有: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1)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2)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中耳炎手术治疗安全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耳聋及耳鸣,也是中耳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时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有时可伴眩晕

为了让我们对于中耳炎有足够的重视,我们要了解中耳炎的常识,当出现中耳炎的症状时,及时的去接受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人患了中耳炎,就会导致耳朵疼痛、耳鸣,会导致听觉下降,严重时会丧失听觉

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好治疗吗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中耳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1、中耳炎会导致耳内溢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脓液流出,初始带血,以后为白粘脓或黄稠脓,这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3、小心挖耳,也是预防中耳炎比较关键的地方应小心挖耳朵并尽量少清除耳垢,在挖取底部耳垢时,应十分小心,宜先湿小心挖耳: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最好勿经常清除耳垢,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2、中耳炎的预防,要注意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切勿强力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要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此外,急性期应注意中耳炎至耳膜穿孔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5、中耳炎会出现全身症状在鼓膜穿孔前,全身发热、恶寒、乏力等症状较明显小儿多伴有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鼓膜穿孔前耳深部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额部、颞部、牙齿,此因鼓膜上的三叉神经分支,反射之故在小儿常哭闹不安、拒食当鼓膜自发穿孔,或通过切开等处理,使脓液排出后,疼痛骤减,全身症状亦随之改善

1、感染也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4、中耳炎的预防,要及时吹干耳朵每当洗澡或洗头弄湿耳朵时,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及时吹干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4、中耳炎会导致耳镜检查,出现症状初始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血管;继之鼓膜呈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隆如乳头状,其中心有黄点鼓膜穿孔之初,由于穿孔小,清除脓液后鼓膜穿孔处可见闪烁搏动点,或见该处有脓液流出

2、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3、中耳炎会导致乳突尖处出现压痛因乳突骨膜的炎性反应,乳突尖处可能有压痛鼓膜穿孔后渐渐消失

那么,怎么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来了解一下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yshl/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