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望头面
2望耳
耳为肾窍。
011.耳之色泽:
润枯: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耳廓焦黑干枯,多属肾精亏虚。
颜色:耳廓淡白,多为气血亏虚;耳廓红肿,多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患者。
2.耳之形态:耳廓形大:外形厚大,属形盛,为肾气充足;耳廓肿大,伴色红为邪气实,多为胆火上攻。
3、耳廓瘦小:瘦小而薄,为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廓萎缩,多为肾气竭绝。
4、耳轮甲错:多属久病血瘀。
耳轮甲错
6、耳内病变
耳内流脓:中耳炎。
耳道红肿:耳道局部疼痛,突出如椒目状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3望鼻
局面部中央,为肺窍,属脾。
01鼻之色泽和鼻子形态
1.鼻之色泽
润枯: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衰。
颜色:鼻端色白为气血亏虚,色赤为脾肺蕴热,色清为阴寒腹痛,色黄为湿热。
2.鼻子形态
(1)鼻头肿胀或生疮多为邪热盛,常见于胃热或血热;若鼻及鼻周围皮色暗红或血络扩张,伴丘疹脓胞或鼻赘为酒齄鼻,多因肺胃蕴热,血瘀成齄所致。
(2)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鼻柱塌陷,眉毛脱落为麻风病。
(3)鼻翼煽动:多为肺热或哮病,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若重病出现鼻孔煽张,喘而汗出如油,是肺衰竭之征。
02
鼻内病
(1)鼻内清涕:若伴见恶寒发热,鼻塞等为外感风寒;鼻流清涕,量多经久不愈,多为鼻炎为阳气虚弱。
(2)鼻流浊涕:若伴见恶寒发热,咽痛为风热表证;若常流浊涕,量多不止,其气腥臭,常伴随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鼻窦炎。
(3)鼻出血:为鼻衄,外感热邪,或肺胃火盛,或脾虚,或妇女经期流鼻血为倒经。
(4)鼻内赘生物:鼻腔内长有若状葡萄或瘤子光滑柔软,带蒂可活动,无痛感的肉状物为鼻痔(鼻息肉)
3望口与唇
口开窍于脾其华在唇。
01望口
(1)口角流涎:小儿多属脾虚湿盛;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收。
(2)口疮:多因心脾炽热,或阴虚火旺所致。
(3)鹅口疮:若小儿口腔,舌尖上满布片状白屑,状若鹅口者为鹅口疮,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
(4)口之动态
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张口气出,但出不入,则肺气将绝之候。
口禁:口闭难开,牙关紧闭属实证,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若半身不遂为中风入脏之候。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兼见角弓反张,为破伤风。
口僻:口角向一侧歪斜,多见于中风。
02察唇
(1)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
(2)唇色深红:多属热盛,深红干燥,属热盛伤津。
(3)唇色青紫:多属阳气虚衰,血行瘀滞。
(4)唇色青黑:因寒凝血瘀,或痛极血络郁阻。
(5)口唇干裂:为津液耗损,多因燥热伤津,或阴虚津液亏损所致。
(6)口唇糜烂:多因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03望齿与龈
(1)望齿
牙齿形色: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盛,津液大伤;牙齿燥枯骨,为肾阴枯竭;牙齿枯黄脱落多为骨绝。
牙齿动态:牙关紧闭,多为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齘齿,多因胃热或虫积,亦可见于常人。
(2)望牙龈
牙龈淡白,多因血虚或失血;牙龈肿痛多为胃火旺盛。
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为牙宣为肾阴虚;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为牙疳。
微博:
医药科普动态
医药
科普
药店
敢不敢点开阅读原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