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爸爸的一个行为让宝宝差点聋了,宝妈怒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1-11-19 13:46:44   点击数:
 

医院的走廊上拿着手机对另一头吼叫:“都怪你,要不是你,宝宝怎么会耳膜穿孔,我告诉你,宝宝要是聋了,我跟你没完,我要跟你离婚!”从对话可以得知王女士的孩子耳膜穿孔,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竟与她的丈夫有关系。

王女士的宝宝今年3岁了,前几天她在帮孩子洗完澡后,看到孩子用手指抠耳朵,心想可能是水进耳朵了,于是王女士也没太在意,因为她觉得洗澡耳朵进水很正常,用手指抠一抠就好。晚上在看电视的时候,儿子说耳朵痒,王女士的丈夫就拿掏耳勺给孩子清洁耳屎,他认为耳屎过多才造成孩子耳朵痒,王女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制止:小孩子耳朵不能随便掏。丈夫反驳道:有什么不能掏的?我儿子才没那么娇气,我小时候就老爱掏!

在第二天早上,孩子就嚷嚷着耳朵疼,当时王女士以为是孩子第一次掏耳朵才有点痛,过几天就没事了,也没在意,没想到在过了2天后,孩子就跟她说耳朵有水流出来,不舒服,结果王女士一看,孩子耳朵流出来的不是水,而是流脓,顿时,王女士认为儿子是耳朵发炎了,就给他滴了点滴耳液。可没想到病情还加重了,在第二天早上,王女士发现孩子床上枕巾上面有好多黄黄的脓水还带着血丝,孩子一直捂着耳朵说痛,医院的耳鼻喉科问诊。

诊断的结果让王女士差点崩溃:急性中耳炎,并且耳膜穿孔。王女士急忙问医生:孩子会不会聋?!医生回答:再迟点送来就真的聋了!耳膜穿孔应该是被尖锐的物体造成的,你们该不会是给孩子掏耳朵吧?王女士想起丈夫当初确实是给孩子掏过耳朵,没想到差点害孩子耳聋的人竟是丈夫。

又到海角君给宝爸宝妈科普的时间啦!

“急性中耳炎”症状:

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切记!宝宝耳朵不能随便掏

小孩由于自己没有掏耳朵的习惯,很多家长都乐意“帮助”孩子。由于孩子的外耳道皮肤更加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并且家长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力度,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此外,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医院就诊检查。

  有的家长常常拿掏耳勺或小发卡给孩子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即使宝宝耳朵痒或里面进去异物了也不能擅自处理,否则就有可能和上面的事例一样让宝宝耳膜损伤长大了还有可能影响听力。

如何给宝宝清理耳朵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

  耵聍长住耳道,是耳朵忠诚的卫士,它的油脂能捕获入侵灰尘、细菌;其苦味还能驱逐飞入耳朵的小虫。耳内发痒除耳朵病变外,可能就是耵聍与灰尘、细菌或小飞虫争斗时的反应。有人担心耳垢塞耳朵会降低听觉,其实不会。耳垢多了不要担心,它会随着人的头部摇动以及讲话、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

  如果自己要掏耳朵,只能选择肉眼能看见的耳道口附近的耳屎进行简单处理,而不能去掏耳朵太里面的耵聍。操作时应选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牵拉耳朵使耳道口朝下,促使耳屎自行出来。千万不能用指甲、铁签、发夹等尖锐物掏耳。

欢迎大家加入海峡网宝宝,与妈妈们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哟~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出品人:胡君毓、高颖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zeyzz/14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