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棍棒式家庭教育、戏言“打是亲,骂是爱”、一言不和就对家人拳脚相向、“打自己的老婆别人管不着”、“打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权利”……
你是否对这些“老观念”习以为常?其实,它们都违法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随着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施行,居民对家暴以及遭受家暴后如何自我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提升社区居民对家庭暴力认识,提升受暴者自我保护及维权能力,近日,长兴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家庭零暴力”—社区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小e了解到,此次活动共分为家暴知识宣传、摊位游戏及横幅宣言三部分。
知识性强的“反家暴”宣传,吸引了一大波居民参与。
当天上午一大早,不少居民就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等待一场“反家暴”知识之旅。
小e在活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还带着小朋友一同参与互动活动。观看反家暴知识宣传展板时,好奇宝宝们不时发出疑问“爸爸妈妈打我对不对?”、“爸爸如果打了妈妈,我该怎么办”、“被家暴了,该找谁求助?”。家综工作人员介绍说,当遭受家庭暴力时,被家暴者可向反家庭暴力庇护站求助。
居民们带着宝宝,一同参加互动游戏活动。
精神折磨也是家庭暴力,被家暴者有权解除婚姻关系;
被丈夫打伤时,妻子有权提出赔偿;
遭遇家庭暴力时,可大胆地扬家丑维护权益
……
通过真实案例学习“反家暴”法小e还了解到,为加深居民们对家暴行为的认识,社工们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向居民们科普《反家暴法》相关知识。
遭遇家庭暴力时,可向司法所、妇联、医院、公安机关等部门求助。
(注:为尊重个人隐私,案例中人物皆为化名。)
案例1精神折磨,算不算家庭暴力?郭女士近期,丈夫频频带一名女子回家,并当着我的面一同进入卧室。随着丈夫和第三者一同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女儿也因此常常不回家,成绩越来越差。丈夫的行为对我和女儿的精神构成巨大的伤害,这是不是一种家庭暴力?司法所解答:家庭暴力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人身攻击和人身伤害。郭女士遭受的是其丈夫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带给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建立在亲人之间。郭女士长期受到这种情感心理压制,这种精神痛苦非一般的人身伤害可比。从法律上讲,郭的丈夫和第三者如果具备重婚的构成条件,当负刑事责任。即使构不成重婚,郭女士也有权请求解除婚姻关系,从根本上铲除精神痛苦的根源。
案例2被丈夫殴打,该向谁求助?李女士丈夫有喝酒嗜好,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每当我唠叨他醉酒时,他就会对自己拳打脚踢。自己也想过离婚,可是想到尚且年幼的儿子,我又下不了决心。这种情况下,该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司法所解答:虽然李女士丈夫的行为尚不能构成犯罪,但其实施家庭暴力这种行为是我国《婚姻法》所禁止的。李某可以向司法所、基层妇联提出请求帮助。相关组织和机关会对其丈夫进行批评和教育。如果其丈夫不改,李某还可请求公安机关依法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其丈夫进行拘留等处罚。
案例3面对家庭暴力时,孩子该怎么办?高同学从我读小学开始,爸妈感情就一直不好,时常吵架甚至打架。小时候,妈妈被打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我,高三时,爸爸又一次殴打妈妈,我选择了报警。然而,事后平静了一些日子,爸爸又开始对妈妈拳脚相加了。面对着这样的家庭暴力,我能做什么?司法所解答:家庭暴力是一个家庭与个人相关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家庭成员个人名誉,人们往往会选择将其保持在家庭内部,秘而不宣,恶劣家庭氛围常常会维持很多年。家长的矛盾往往也会令孩子感到很痛苦,成长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男性儿童,成年以后有可能会复制父亲的心理行为模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