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0-12-1 3:25:08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1012.html

老年人出现耳聋眼花,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如果伴发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肾病等上述表现会更明显。如果在短期内(3月内)突然出现显著的听力下降和耳鸣,要引起重视,这往往是源发病出现进展或没有被很好控制的信号。临床常见这样的情况,如果血糖、血压没有控制好或波动较大,会引起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这是上述疾病引起耳部缺血、耳神经变性等引起的。此时,除了看耳科医生了解病情外,还要到相应的内科咨询治疗。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一些活血化瘀、营养和保护神经药物。但具体处方要遵医嘱。

另外,好多老年朋友因为一些慢性病的存在,常要服用一些药物。但我们要明白,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的,有些药物对听力有明显的损害。比如常用的消炎止痛药布洛芬,抗凝药阿司匹林(也有解热镇痛作用),化疗药顺铂,抗菌素庆大霉素等都有损害听力的风险。当然,还有许多药物的副作用还不是很清楚,轻信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服药,即便是“保健品”也存在这种风险,应引起重视。噪音环境是导致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工地上日夜轰鸣的机器声、空调冰箱的杂音等各种噪音,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健身广场,人声鼎沸,音乐声震耳欲聋,在兴高采烈跳广场舞时也不要忽视“噪音”这个隐形杀手的威胁。剧烈的爆炸声,比如春节鞭炮此起彼伏,防备不慎,爆炸的冲击波会导致耳膜破裂,听骨断裂影响内耳神经,引起严重的听力障碍和耳鸣。至于手机的应用是否会对人的耳朵产生损伤还没用确切的客观证据,但就一般的常识而言,过大音量和过长时间使用手机肯定会对耳朵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我们的健康,不仅需要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环境,更需要远离噪声的安静居所。

用耳的生活习惯和常识,人们常有竹签、耳勺掏耳朵的习惯,掏得过深或用力太大不仅会损伤娇嫩的外耳道皮肤也可能导致耳膜穿孔。如果怀疑耳道内有东西堵塞,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清理,最好不要随便找人代劳,以免误伤。有中耳炎耳膜穿孔的人生活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要耳朵进水。在游泳、洗澡时尤其要注意;还要忌烟酒,预防感冒等;这些对防止病情反复和进展非常重要。另外,也不要轻易尝试“民间土方”,耳内吹药灌药,常常会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在这里要提一下酒精对神经系统有较大损害作用,过量饮酒也可能损伤听觉神经,在饮酒娱乐同时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飞机起降,坐车上下山以及乘地铁过程中,会感到耳膜压迫感,这是气压变化导致鼓室压力改变所致,严重可引起中耳损伤,导致顽固性中耳炎和听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嚼口香糖,捏鼻鼓起,做吞咽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症状。快节奏的生活,失眠,熬夜,焦虑紧张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言语辨别率下降等。所以生活张弛有度,充足的休息,适度锻炼从整个身体机能保健来讲,对听力保护也是大有裨益的。总而言之,对耳朵的保护既要有一定的科学常识,也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耳朵的方法存在于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温馨提示:为了确保就诊服务质量,就诊患者请提前预约或电话咨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rs/1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