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1-8-13 17:23:08 点击数: 次
中国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天气转冷耳鼻喉科夜班也变得异常忙碌,夜班医生基本上都是刚看完一个患儿,又来一个,甚至是排着队来看病,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急性中耳炎过来就诊的。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侵入常见途径为经咽鼓管感染,患者常伴有感冒或咳嗽。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听力下降及耳痛。急性期患儿常突然发生的耳痛,婴儿常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有时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流出脓液。就诊后检查发现鼓膜充血、肿胀,甚至向外膨出,如不及时就诊鼓膜出现破裂,起初有血性分泌物,继之为粘液性,最后为脓性分泌物流出。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常规查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较高,治疗方面一般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一代、二代头孢治疗,若发现有脓液或其他分泌物应送实验室检查,确定感染微生物的种类,并同时做药敏试验,先经验用药,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试验再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用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以利咽鼓管通畅,同时用改善咽鼓管功能的鼻喷剂进行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防止出现隐匿性中耳炎,治疗时间要适当延长,必要时行颞骨CT检查,以观察中耳乳突情况。一旦得中耳炎,部分患儿由于中耳腔有积液,会出现听力下降,后期待耳痛消失后门诊需要复查电测听及声导抗和耳镜,评估中耳腔情况,如发现中耳腔有积液,需要进一步用促排药及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为什么小儿发病率高?这是广大家长朋友们经常问的问题,常见原因在与:①易患急性传染病,急性中耳炎的病因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⑥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为了减少中耳炎的反复发作,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