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期末复习季来临好多孩子却突然听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1-3-28 4:55:05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比较好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49554.html

临近期末,各中小学都进入了“复习季”,本该是上课最应竖起耳朵认真听讲的时候,但好多孩子却出现了耳朵听不见的情况,有时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竟然也置若罔闻。到医院一检查,诊断结果大多都是“分泌性中耳炎”。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贾月芝说,冬季是孩子中耳炎高发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感冒引起的。冬季孩子抵抗力较弱,加之现在进入期末“复习季”,孩子学习压力大易疲劳,因此特别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有时可能感冒看似好了,但却忽视了耳朵遗留下来的问题。

多个孩子突然出现了“叫人不应”的情况

14岁的洋洋上个月连续感冒了两个星期,最近睡觉就总是会打鼾,也开始出现了不太爱搭理人的习惯,叫他名字时常不回应。起初,家长还以为是洋洋到了青春期,直到他对声音的反应越来越迟钝,家长才明白孩子听力出了问题。到医院一看,发现像洋洋这样的孩子还不少。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这样,不流脓、耳不痛,但是却会不知不觉地听力下降。”贾月芝说,孩子感冒之后大多数都会流鼻涕,如果孩子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确,比如用手指紧捏双侧鼻孔,就有可能让鼻涕中的细菌通过咽鼓管这个耳鼻之间的通道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因此,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对于预防中耳炎很重要。先让孩子深吸气,用纸巾轻压一个鼻孔,头略向手按压鼻孔的一侧倾斜,轻轻擤鼻,靠气流将另一个鼻孔内的鼻涕轻轻带出。然后换到对侧,把另一侧擤净。

感冒后莫让中耳炎“缠”上孩子

贾月芝说,除了分泌性中耳炎,还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特别引起重视。它好发于婴幼儿,因为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平、宽,易使鼻咽部的细菌逆行,致中耳腔感染高发。

  与分泌性中耳炎不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耳痛、流脓、听力下降。前天,贾月芝医师刚刚收治了一个5岁的男孩,在当地治疗半个月后右耳一直流脓不止,一检查发现孩子的鼓膜已经穿孔,鼓膜充血、肿胀,并伴有波动性溢脓。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慢性中耳炎,终生听力受到影响。

老人在看钱江晚报报道

那么,当孩子出现哪些症状时,家长该警惕中耳炎的发生呢?

 记者了解到,年龄稍大些的孩子一般耳朵出现疼痛都会有表达能力,但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差,经常会耽误治疗。所以如果孩子在感冒后出现反应迟钝、头疼甚至反复发烧,或频繁哭闹、搔耳时,就要警惕小儿中耳炎的发生。

  “孩子得了中耳炎一定要重视,不能随意上药。”贾月芝强调,小儿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丧失及其他颅骨内或颅骨外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脑部化脓、乳突炎等。

另外,中耳炎是否完全已经治愈,家长切不可自行判断,这需有经验的专科医师确定,有时鼓膜穿孔后,儿童头疼明显改善,发热消退,但是乳突、鼓窦内还有大量脓液和病变,此时疾病很可能还在继续,需要进一步治疗。

这四个方面注意预防

①流浓鼻涕或反复打喷嚏、流清涕的儿童应及早对症治疗,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鼻炎、鼻窦炎,并最终导致中耳炎。

  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后应该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用药,以免咽鼓管发生感染,阻塞咽鼓管。

  ③平时鼻音较重的儿童及睡眠打鼾的儿童,医院检查鼻咽腺样体是否过度肥大。

  ④有鼻炎的儿童应减少游泳次数,不要养成反复吸鼻涕的习惯。

  另外,如孩子患腮腺炎、风疹、水痘时,家长也应多注意患儿的听力情况,尽量少用或不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以防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

来源:浙江在线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处理

by.鹿门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jbzl/13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