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特色中医外治法。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发挥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怕风怕冷、手脚冰凉,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易疲劳者;颈腰椎病(尤其是腰背部怕冷、发僵者);妇科炎症、痛经、宫寒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
二、脐疗:肚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适应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遗精、阳痿、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三、雷火灸:赵氏雷火灸简称雷火灸,是重庆赵氏雷火灸研究所研发生产的新型灸疗器具,它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灸疗法。
适应症:青少年假性近视、干眼症、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中耳炎等五官科疾病;肥胖症;痛经、输卵管炎、输卵管堵塞、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四、蜡疗:现代蜡疗技术把中药与蜡疗有机结合在一起,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
适应症:肌肉、韧带的扭挫伤、腱鞘炎、神经痛、肌炎、各种关节炎、以及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颈肩腰腿疲劳疼痛、皮肤粗糙等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五、穴位贴敷: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
适应症:体虚反复感冒、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慢性虚寒性胃病、慢性腹泻等。六、穴位埋线:依据针灸学理论,通过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法是改良式的针灸,也是一种长效针灸,广泛应用于埋线减肥、祛斑除皱等美容领域。
适应症:肥胖症;慢性胃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七、古法针刺: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法。简称“龙虎龟凤”,均属“通经接气大段之法”。可起“通关过节催气”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接气的催气手法,以促使针感通经过关而达病所。
适应症:颈肩腰腿急慢性肌肉损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八、平衡火罐:拔罐可有效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从肺俞至膀胱俞之平衡火罐通过良性刺激及火罐效应,调节脏腑气机,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肝脾肾的疗效。
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九、药罐疗法: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药罐疗法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即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
适应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胃肠疾患、疲劳症、肥胖症、关节疾患、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效佳。
十、点刺放血: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以三棱针为针具,根据病情刺破患者身上特定部位的血络(即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
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痤疮、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麦粒肿、干眼症、急性结膜炎等目系疾病。
十一、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适应症: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气血不足、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恢复期患者;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者。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B座1楼治未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