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刘吉祥主任低头族成耳石症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6-11-25 1:29:49   点击数:
 

医院专家:“低头族”成耳石症“新宠”

  头晕患者:你听过耳石症么?

  刘吉祥主任介绍,“耳石症”,临床上的标准名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阵发性就是反复发作,位置性就是体位改变的时候才会发作,它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大部分患者发病表现为起床、后仰倒床或者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时引起天旋地转的感觉,伴恶心、呕吐。但眩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除眩晕症状外,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还会给机体带来惊恐、头懵、不敢行走转头、不敢卧睡等,给患者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人的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呢?耳石在人体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科学研究证实,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内耳前庭分化出两个囊,即球囊和椭圆囊,因其结构上有“耳石”故名为“耳石器”,主要功能在于感知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刺激,以保持人体在静动态下的姿势及运动平衡。耳石器内有感觉细胞的聚集区—囊斑,囊斑表面有一层耳石膜,耳石膜上粘附着许多碳酸钙样的结晶,即为耳石。这就像一块蛋糕上涂着奶油,奶油上又洒满了巧克力豆一样,那么这些奶油就如耳石膜,巧克力豆就像耳石。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⑴耳石病:发生于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时,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⑵外伤: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出现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⑶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淋巴瘘、梅尼埃病缓解期等,均可导致耳石脱落。⑷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先进设备代替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

  耳石症虽然痛苦,但对患者无生命危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尽管如此,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临床医生掌握的手法难以规范化;二是手法复位受较多因素干扰,如手法复位使颈部扭转而受刺激,头颈身三者在翻滚时难以协调等。

  日前,天津医院耳鼻喉科又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诊治耳石症的仪器之一——G-Force眩晕症综合诊疗系统,为更多被耳石症困扰的病人带来治愈的福音。G-Force眩晕症综合诊疗系统是国际上最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复位设备,可以高度精确地、并且简捷地把病人的头置于所需要的位置上,变位过程中头部和躯体保持一致,避免了颈部转动所引起的眩晕,能精确的定位半规管耳石,并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耳石复位,从而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安全和有效。与传统的手法复位相比,该仪器减少了手法复位的不精确性,并且提高了复位的有效率。

  刘吉祥主任介绍,耳石症能占到日常门诊眩晕病人的首位,我院耳鼻喉科眩晕诊疗中心于年开展了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患者来自华北各地区已成功治愈了近多例耳石症患者,并对大多患者进行了追踪随访和详细记录。经对病情分析总结,发现患耳石症可能与工作、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疲劳、长期失眠者、外伤、剧烈运动或生理变化有一定关系。另外,社会生活、工作节奏越快,压力越大,特别是长期面对电脑时间过长导致疲劳者,也易患“耳石症”。因此专家提醒那些“低头族”的年轻人,如果上网和看手机时间超过40分钟左右,最好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适度放松自已,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运动,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尽量避免耳石症的发生。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tjyy/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