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带着耳痛的孩子来就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到底是什么原因诱发的中耳炎呢?中耳炎的发生与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及胃酸返流等因素都有关系。
小儿耳部发育不完善易招感染
在儿童常见病中,中耳炎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中耳炎?
这与其耳部结构有关。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小儿的咽鼓管短、宽、平;而且位置低。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也容易导致细菌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从而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不吃不睡听力下降或患中耳炎
每逢季节转换的时候,气温变化较大,小儿感冒增多,中耳炎患儿也会增多。有人以为只有重感冒才会引起儿童中耳炎,其实不然,轻微的感冒也可能引起中耳炎。儿童中耳炎症状为剧痛、烦躁、哭闹。由于中耳炎一般在半夜发病,影响到小儿睡眠,还会出现睡眠失调症状。
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中耳炎呢?
一是患耳附近头部剧痛,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中耳炎一旦发病,会剧痛难忍。婴儿虽然说不出来,可是只要动动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动作,都会压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入睡。
二是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
三是看有无化脓,如果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鼓膜。医院请医生做专业处理。
四是是否出现听力障碍,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可是有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具体的表现为,他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你重复刚刚讲过的话。
需要注意的是,化脓、疼痛等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小儿中耳炎已经好了,必须要等听力完全恢复才算是康复。急性中耳炎继续发展,可能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可能有耳内闷胀堵塞感,或有轻微胀痛,伴有听力减退、自听增强和耳鸣。但多数患病儿童常无明显主诉,尤其是单侧耳朵患病,常常是在体检中才能发现。
如果发现小孩看电视声音开很大,或者对家人呼唤反应迟钝,或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时,应该想到这个问题。
如何预防中耳炎?
首先婴幼儿喂奶时应注意不要头部太低;避免躺着喂奶;
擤鼻涕时勿双手同时捏紧前鼻孔用力擤鼻涕,应该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清理鼻腔的分泌物。
儿童需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触烟雾等不良气体刺激呼吸道,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积极治疗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疾病。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