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17-9-15 3:03:16 点击数: 次
退烧药与中耳炎年1月26日,佳怡宝贝来到了这个世界。可是一出生她就进了保温箱,诊断为新生儿窒息、肺炎、低血糖症、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入院后给予一系列治疗,宝宝在保温箱内呆了一星期才出院。出院后,因为我奶量很少。出了月子就断奶了(真无知,母乳是最好的粮食,应该毫无犹豫去追奶),之后一直奶粉喂养。从宝宝出生5个月到8个月,先后发烧三次(孩子的免疫系统非常活跃,频繁修复出生时候的药物伤害)。那时候我对发烧的意义一知半解,庆幸的是那时候我认识了樱桃医生。因为刚学习,所以樱桃医生会多点保姆式帮助,(保姆式的害处就是自己不学习,留下了下面的隐患,懒惰的结果伤害了孩子。所以自主学习,用心学习才能保护好孩子)。这三次发烧按照护理原则,凉带,奶粉娃奶粉减量,以米汤为主(一岁内不加任何调味品)。一般都是2天退烧,最高温度不到39度。年11月23日宝宝出生9个月27天,第四次发烧了,这次发烧最高温度达到39度手脚冰凉(发热是机体主动升高体温的过程。为了提高机体的体温,就会收缩全身的毛细血管,减少热量的散失,出现畏寒。所以宝宝发热时手脚一般是冰凉,不应当去降温,而是要注意保暖),继续护理。因为这次发烧不同于前几次,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在护理严格情况下,发烧时间的长短高低取决于免疫系统,修复完成后自然退烧,39-40度是杀灭病原的最佳温度)。中午11点体温是39.4度。晚上19点49分升到40.1度了。我开始不淡定了担心会不会烧坏脑子(事实是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反而能修复脑子,用药才会烧坏脑子),各种想法都有。因为第一次碰到宝宝温度这么高,同时家人也开始反对,医院。在我的一再坚持下还是在家护理。11月24日早上温度39.6度,能做的还是坚持护理,宝宝出现了厌食(这是一种保护模式,厌食能阻止高铁食物摄入,高铁是病原的食物),孩子昏昏沉沉,似睡非睡,易惊醒,爱哭,24小时家人都是轮流抱着她,各种担心。因为樱桃医生的陪伴,医院。下午13点25分,宝宝的温度39.8度。夜里12点给宝宝量了下体温40度了,在家人的反对和我自己的无知下,就给宝宝吃了退烧药(美林)。11月25日在半夜2点这样,宝宝的温度退到36度,家人以为真的退烧了,退烧药当时有效,最终是无效!早上8点50分宝宝体温再次反弹上到39度多,心慌了。樱桃医生告诉我药物的危害,药物满足了大人的愿望,但是不能解决问题是事实。退烧药还会导致中耳炎、血液病、肾病等等。因为发烧是强有力的修复,用退烧药就是阻止修复工作的完成。于是我最终选择了护理,家人也支持了。在晚上17点40分宝宝的温度是39.7度。18点15分温度达到41度,退烧药的结果就是反弹的温度更高。11月26日早上体温38.1度,这一天的温度上下波动,最高在40.5度,还是各种担心。11月27日早上体温38度,宝宝精神好转,食欲渐好。菜粥,橙子榨汁补维C。晚上18点49分温度37.5度(今天最高体温38.5度)。11月28日宝宝的体温正常,但是突然发现右耳涌出来很多水,太可怕了。真的狼来了,当时心里真的是一团乱,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担心中耳炎会不会造成宝宝耳聋,或者其他后遗症。马上联系樱桃医生,她告知中耳炎就是因为退烧药对肾脏的伤害。肾开窍于耳,肾脏排水功能出现障碍时,中耳炎会有积液。护理方法忌口补维C凉带多喝水,多活动。但是心里还是那个焦虑啊,医院检查,樱桃医生说中耳炎也是对药物的修复,症状可怕,其实是好事,我的所有疑虑都不会发生!11月29日至12月1日宝宝的右耳好了很多,白天陆陆续续会出现脓水,晚上睡觉水相对会流出多点,继续严格护理。白粥,橙子,穿一件秋衣加一件薄的外套,宁波室温5度左右。12月2日护理第五天,宝宝的耳朵出现的是白色黏稠状,不像前几天都是水状。菜粥,奶粉泡淡,橙子榨汁,衣服少穿,被子少盖,孩子多喝水,一天水量左右。12月3日白天流水量明显减少,宝宝状态明显好转,胃口也很好,奶量也增加,白粥一大碗。12月4日至12月6日症状类似。12月7日护理的第10天这时宝宝的左耳也出现流水状,可想而知退烧药的威力非同一般。当时我还很犹豫,会不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孩子成为聋人(现在回想真的很可笑,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继续无知下去)。12月8日护理第11天耳朵里面的东西像豆腐渣一样,耳朵还没好,宝宝的脚出问题,肿的跟馒头一样,又是各种焦急,樱桃医生说脚肿和中耳炎其实是一路的,也是修复。12月9-11日稠液在耳朵里面不再外流,用棉签给予清理。12月12-14日宝宝的左耳已好,右耳还有少许黏稠液,让我看到了希望。12月17日双耳都干净,护理20天终于迎来了雨后彩虹。12月18日因为脚肿的原因,不放医院检查,挂了专家号,内科外科都看了医生还是找不出原因。医院去检查下(孩子的过度治疗离不开医生的恐吓和家长的焦虑)听了心更慌了。回来问樱桃医生,她还是那句话,照旧护理,孩子多活动。12月26日宝宝的脚神奇般的消肿了,庆幸当时没有听专家的话。这次的教训,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作为一个母亲,把孩子推向药物伤害后重新找回了健康。让我更加珍惜每次的“生病”!年到现在。孩子21个月了,我简单记录下了每次的自愈情况:中耳炎第二次修复年1月19日夜里12点宝宝第五次发烧最高温度是39.8度,这次发烧中耳炎继续修复,有少量的积液,这次发烧完后中耳炎完全修复好了。发烧自愈3月21日凌晨1点发烧39度。3月22日凌晨2点半40度。3月23日退烧。4月10日早上宝宝出现呕吐现象,有吐必有拉,那天共拉了3次。禁食禁饮6小时候后给少量的米汤,没有出现呕吐后继续给少量的米汤。循序渐进。凉带,不洗澡。4月11日拉了一次。4月14日自愈成功。急性荨麻疹修复5月11日迎来了荨麻疹。5月12日早上发烧了38.2度,荨麻疹全身都是,眼睛红肿,风团此起彼伏,忌口补维C,凉带,白粥,不吹风,不外出,荨麻疹都有过敏源,食物,所有新的玩具或者衣服之类。家里玩具之类的都清洗一遍暴晒,所有新东西也下架。5月13日早上退烧,继续护理中。5月14日几乎退了,手臂跟腿部还有点。5月15日自愈成功。发烧+流感自愈护理要点,八大蔬菜(冬瓜,丝瓜,小白菜,大白菜,西蓝花,花菜,包菜,西葫芦)水煮加盐,菜粥,面条,不洗澡,不外出,凉带,柠檬榨汁补维C。10月10日晚上9点半发烧38.8度。10月11日凌晨2点多39.2度。白天都是在38.5度至38.8度之间。晚上10点半37.5度。10月12日徘徊在37.6左右。10月13日烧退后开始清理战场,喉咙有痰。10月14日晚上鼻塞,宝宝一直哭闹。10月15日早上咳嗽有点增加,不过没有高峰期,这和多次自愈有关系。上午一直流鼻涕,打喷嚏。10月16日咳嗽少许,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胃口不错,比较爱睡觉。10月17日咳嗽消失。10月20日完全修复成功。手足口发烧自愈10月28日下午发烧君再次光临,体温39.6度,喂了柚子,吃的太多,吐了两次。10月29日晚上10点多退烧。10月30日发现女儿嘴巴里面有红红的一粒粒,看了下屁股也有,手上、脚上都有了。对照樱桃医生圈里的案例,确定这次是手足口病。护理方法跟发烧护理一样,只是尿不湿换大一码。口腔疱疹痛会影响进食,所以凉米汤少量给。因为不配合,所以口腔疱疹没有拍照。11月2日护理第三天宝宝屁股有好转。11月3日护理第五天宝宝嘴巴基本好了。11月4日腿上跟手上结痂,就是脸上出现了红红一粒粒。11月5日屁股一粒粒没有了。手足口修复结束。手足口也是修复药物的排毒方式。因为用药少,又经历了多次自愈修复,所以这次疱疹不严重。结语浩浩荡荡的一年自愈记录,最大的受益就是我们全家,孩子8个月的那场浩劫之后,医院过,也没用过任何药物。孩子很健康,家长很轻松。一个健康的孩子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从一个害怕发烧到珍惜发烧,控制症状到保护症状的认知改变。源于不断地学习,从达尔文医学得知咳嗽,发烧,腹泻都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就像人体不能离开空气一样。缓解症状失去了健康,保护症状却能重新获得健康。愿更多人都能走出治疗的围城,走向自然自愈!让达尔文医学如同星星之火那样可以燎原!台湾医生许姿妙医生说:现在的孩子常见罹患中耳炎,一旦发病,往往就会发烧。有的孩子特别容易反复发作,却也有从不患中耳炎的小朋友,两者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西医治疗中耳炎,一般会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发烧,还可能加码使用退烧药。中医认为退烧药会降低肾功能,而“肾开窍于耳”,从胚胎学来看,肾脏的细胞和耳朵的细胞系出同源,都来自于头部。所以幼童如果经常使用退烧药,会损及肾脏功能,连带降低耳部的代谢能力。肾的功能之一在于调节身体的水分,中耳炎的发生原因就是中耳积液,表示肾脏的排水功能已经出现障碍。这时候未能处理肾脏的功能不良问题,又服用抗生素伤害肾脏,也难怪孩子的中耳炎会反复发作。(节选自许姿妙《病是教养出来的》第二册)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涓撶鍖婚櫌鍖椾含涓鍖婚櫌浜茶韩缁忓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