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专访西安中大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2-1-1 14:48:00   点击数: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0418/5294194.html

  医院名誉院长张全安教授原为西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作为一名医生,张全安教授从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五官科系,到如今成为西北耳鼻喉科学界泰斗,转瞬49年,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有过探索创新中的艰难困苦,有过总结提炼出新技术的喜悦,更多的是让患者绝处逢生的成就感。

  不辜负患者多次赴美不断创新提升耳鼻喉治疗方法

  手术刀下,方寸之间,内窥镜里,无穷变幻。也正因如此,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的耳鼻喉头颈外科相对世界先进国家来说,医院整体水平都不高。

  一个医生,如果仅仅是怕承担风险,就拒绝病人,就不去努力,那还要医生做什么?

  医院求治的鼻炎、鼻咽部肿瘤、中耳炎等疾病患者痛苦和绝望的神情深深地刺痛着张全安的心。

  年,正值风华正茂的张全安决定勇闯医学禁区,着手对耳鼻喉头颈外科疾病的治疗进行系统性研究与探索。当时历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的张全安教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多次赴美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长达5年多;其中参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进行病理研究,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居世界前沿水平,国内领先地位。

  年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Adama教授合影

  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创造多种“微创、快速愈合”的治疗新术式

  针对以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等各种不足,回国后张全安教授在这些新理论指导下,不断摸索,创造了多种“微创、快速愈合、高效”的治疗新术式,应用于临床多年。这些技术包括:

  1、首创了德国超微创鼻炎治疗技术。适用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以及其他鼻部疾病,达到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张全安参与《耳鼻咽喉科学彩色图谱》编著

  2、首创了“诊治性鼓窦插管术”治疗中耳炎。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以及其他一些顽固性中耳炎,达到精准诊断和治疗双重目的。

  3、首创“脂肪压片法修补鼓膜穿孔术”治疗鼓膜穿孔。该技术特点是切口仅1.0厘米,愈合快,时间短,简便,多数无需换药,治疗成功率高达97%以上。

  4、开展了“中耳炎病变治疗”和“复原重建术”。即在治疗病变的同时,将有病变破坏的中耳结构重新尽可能完全重建起来,恢复听力至正常水平。

  5、首创“中耳四合一技术”针对性治疗慢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经过20年的研究,首创“中耳四合一技术”,即将治疗病变、充填乳突术腔、鼓室成形和创面植皮四种可能需要分期手术才能完成的手术合并为同期实施的“四合一手术”这一新术式,微创高效、快速愈合,全面重建坏的正常解剖结构。

  张全安教授编篡:国内首部自主创新的针对中耳炎治疗专著

  张全安:我负责手术,你只需要相信我!

  年,张全安教授正式加入医院;年,担任医院耳科首席专家,年担任医院名誉院长。一个杰出的学科,得益于一个卓越团队和学术学科带头人。在中大这个根深叶茂的学科沃土上,在张全安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历经艰辛,不懈奋斗,将一个普通的亚专科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品牌特色专科,受到同行的瞩目。

  张全安教授实施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

  ◎来自陕西高陵县62岁的肖女士(化名)出现鼻涕带血、头痛、面部肿大等症状,且病情逐渐加重,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年6月30日,以张全安教授为首的手术组为肖女士实施鼻腔腺样囊性癌切除手术,经过1小时20分的奋战,手术圆满成功。当家人得知肖女士还有”第二次“生命后,泪水再次充盈眼眶,但这次的泪水不是绝望无助,而是感激喜悦......

  ◎年7月,28岁的陕西宝鸡樊先生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就被病魔推下了重度耳聋的险境;事业刚刚起步的他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被病医院;然而绝望的他被张全安教授、一台德国进口设备,改变了命运。

  面对中耳胆脂瘤,张全安教授为其研究设计了高难度的“胆脂瘤中耳乳突治疗+全中耳复原重建术”方案,并亲自主刀实施手术。术后樊先生兴奋的表示:“以前我什么都听不见,现在做完手术后很小的声音都能听到,竟然有点不适应。

  类似这样的一幕幕,时常在医院上演,无数悲观绝望的患者在这里重拾生存的信心和勇气。据不完全统计,张全安教授每年要做多台耳鼻喉科手术,其病人来自全国17个省,张全安教授手术专家组经常在手术室一站就是一天。

  “每一次站在手术台前,都是对医疗技术、临床经验、应变能力甚至是身体素质的考验。德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技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张全安教授一直用这句话教育他的团队,同时,他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句话的内涵与真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yshl/1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