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儿童患有此症
渗出性中耳炎又称为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
据国外统计显示,约50%以上的婴儿患有本病,儿童的高发年龄为5岁。
在我国,学龄前约90%的儿童患过渗出性中耳炎,多数在6月~4岁之间。
咽鼓管阻塞是主因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宝顺说,主要有四大原因。
1.咽鼓管阻塞:常见于增殖体(腺样体)肥大和先天性或后天性咽鼓管功能不全(如腭裂等)。
2.上呼吸道感染:侵及咽鼓管,引起咽鼓管黏膜肿胀,造成咽鼓管阻塞。
3.气压损伤:飞机上升、下降过快,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而中耳内的气压则相对地变为负压时,可引起中耳积液。
4.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从这些致病因,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致使渗出性中耳炎发生的最大症结在咽鼓管上,解决了咽鼓管问题,就解决了渗出性中耳炎经常复发的难题。
不易找到病灶故复发率高有人就问了,既然知道了症结,找到病灶治疗不就行了吗?
陈宝顺告诉记者,实际的手术操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最先进的耳鼻咽喉科常用设备,耳显微镜和耳内窥镜看不到咽鼓管,其治疗又从何谈起;其次,复发率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手术所解决的只是另外从鼓膜切开口的位置放入一根管子来进行脓液引流,管子不但容易脱落,而且管子只要一拔出,不久之后,就会再复发,因为这种方式,不是通过解决咽鼓管问题,来解决症状,此方法治标不治本。
吸引器官吹气法找病灶陈宝顺充满自信地说,因为对耳部解剖的详尽了解,他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通过使用上额窦弯头吸引器吹气来判断开口位置,来对咽鼓管进行疏通,从根本上解决渗出性中耳炎的致病因,以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
目前,对渗出性中耳炎的最新治疗方式,已有病人进行手术预约,相信,这种手术方式一定能为困扰渗出性中耳炎病痛折磨多年的病人带来新的希望。
鼻部相关疑难杂症有建树陈宝顺不但对许多耳鼻咽喉科专家都比较棘手的渗出性中耳炎治疗,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治疗鼻部肿瘤、喉癌、喉部肿瘤等与鼻部有关的疑难病症上也颇有建树。
现在,就让大家一起来看看,陈宝顺对3cm×3cm鼻腔巨大肿瘤的治疗。
想象一下,一个大男人,天天脸上顶着一个大包,同时隆起的大包压迫住了鼻腔致使鼻腔长年不通气,上嘴唇上卷,大门牙外翘突出口腔,更为可怕的是,随着大包的不断生长,受到压迫的鼻腔内反复出血,而后出现了脓肿,大老远,都能闻到一股臭味,试问,你还会与这个人交往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正值壮年43岁的陈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因受家庭条件局限,这个痛苦,他忍受了5年,在年,他找到了陈宝顺,希望他的生活在这里能得以转折。
各项检查表明,陈先生患的是下鼻甲大血管瘤,瘤体已经有3cm×3cm大,幸运的是,这个血管瘤为良性的,为了以免手术开口过大而影响陈先生的面部颜值,陈宝顺使用了他在年就开展的手术方式“鼻侧切口鼻腔肿瘤摘除术”,因为陈先生患病时间过久,面部受损面积过大,同时,患病部位的神经较多,所以,此手术的精准度非常高,一点不慎,极易导致病人出现医源性面瘫。
两年过去了,陈先生不但恢复了原本的面容,还再次找到了生活的自信。
陈宝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专业20多年,对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操作耳鼻喉科的常规手术,尤其对鼻内窥镜手术,小儿成人鼾症手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摘除术,喉癌的喉裂开,垂直半喉等术式造诣颇深,对突发性耳聋的诊治方法独特。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本文版权归“28号”所有,欢迎分享。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以及“此文章已获得‘28号’授权”,暂不支持转载时修改原文的行为。
28号28号
河南日报专刊频道
长按“指纹”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