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发生和感冒有关系吗?
中耳炎是指中耳(即耳膜后面的空腔)发生炎症的病症,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通常是深在耳内的钝痛或锐痛,有时会向头部或咽部放射。
不仅仅是耳朵痛,它还会引起耳内积液,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症状。
它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每年有数百万人患上中耳炎。据统计,每年有超万人患上中耳炎,它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中有所差异,一般来说,5岁以下儿童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中最高。
中耳炎的发生与感冒有密切的关系,感冒后容易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感冒时,鼻咽部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是一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细管,它的作用是保持中耳的通气和压力平衡。
当人们感冒时,鼻咽部的黏膜会发炎肿胀,导致咽鼓管的开口变窄或闭塞,使得咽鼓管不能正常地开闭。这样,鼻咽部的病原体就有机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二是感冒时,鼻咽部的分泌物也会堵塞咽鼓管,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导致中耳内压力增高,创造了细菌或病毒滋生的条件。
当人们感冒时,鼻咽部的分泌物会增多,有时会流入咽鼓管,造成咽鼓管的阻塞。这样,中耳内的空气就不能通过咽鼓管排出,而中耳内的黏膜又会不断地分泌液体,使得中耳内的压力逐渐升高,超过耳膜的承受能力。
这样,耳膜就会变得紧张和凹陷,甚至发生穿孔,导致耳痛和听力下降。同时,中耳内的液体也会为细菌或病毒提供了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使得中耳炎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