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舒服的动作,正在攻陷你的健康

文章来源:慢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1-8-29 12:54:13   点击数:
 频繁挖耳朵

站着没事,掏耳朵;坐着没事,掏耳朵;躺着没事,掏耳朵;到哪掏到哪,根本停不下来……你怎么到哪都掏耳朵呢?

耳屎(干嘛不说耵聍啊,这样多文雅。小编就是这么清新粗俗)是作为外耳道的分泌物,与耳毛构成的一道健康屏障。

很多的情况呢耳屎是自己可以溜达粗来的,基本上是没有必要掏的。

说到掏耳朵,小编这里给大家细数几样工具:耳勺、棉签、火柴(当然这个小编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了,现在基本都被火机替代了,so,现在也基本见不到用其掏耳朵了,现在火柴基本都是很文艺的,或装饰、或装逼)……

使用以上器具掏耳朵时,要注意力度,一不小心使出洪荒之力,杀伤力可就难以估量了,轻则外耳道感染引起炎症,外耳道损伤、出血;重则刺伤鼓膜,鼓膜穿孔,如若不幸感染成化脓性中耳炎,会致使听力下降;更甚伤及内耳,损伤耳神经。

平时耳朵痒了,用手轻轻拉一拉、揉一揉外耳廓以及耳垂,没有必要经常掏耳朵。

以上是没有必要的掏耳朵的情况,那什么时候需要掏耳朵呢?

1.出现耳痛,需要除去耵聍。这时应检查耳道,确定是否患上了中耳炎。

2.耵聍过多,影响了听力。

注意:掏耳朵对耳科医生来说soeasy(毕竟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但一般人不要乱掏。尤其是孩子,家长千万不能强行按住他们,完成掏耳朵的过程。儿童的外耳道发育不完全,比成年人更短、更窄,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无必要不用经常掏,如果孩子经常耳朵疼,医院专科就诊,由医生完成相关治疗。

嘈杂地方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在坐地铁跟公交车的时候带着耳机,大部分人是为了隔绝外面嘈杂的环境,比如:过大大说话声、孩子哭声、广播声,耳机音量调大盖过嘈杂声(我就不信你没这样干过)。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种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可能引起噪声性耳聋。

前面说的大部分人,现在来说极小一部分人戴耳机了原因:我冷漠、孤独、我要与世隔绝:或是我有一个吊炸天的炫酷耳机要拿出来给你们这些屁民开开眼……

hold不住的暴脾气

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顶不住压力的人往往造就了暴脾气,然而突发性耳聋跟压力大、脾气暴是有一定关系的。生气、长期45°仰望天空(忧郁)、整天林妹妹状(悲伤)、暴躁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长期熬夜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过度疲劳期。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的经历。

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待太久

酒吧、KTV的噪声也在悄然损伤着听力,易引起突发性耳聋。这种损伤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不少娱乐场所如电玩城、KTV等的噪音远超过国家对噪声污染的规定,在里面待太久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我的话说给你的耳朵听

戴耳机,限制时间和音量

戴内置耳机听CD时,应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人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正确擤鼻涕

不是讲耳朵吗?为啥扯上鼻子?这是因为鼻腔、咽喉、中耳、鼻窦是相通的,如果擤鼻涕用力过猛,鼻腔压力增大,鼻涕就可能跑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严重时还会导致鼓膜穿孔。擤鼻涕时,每次只能按住一个鼻孔,轻轻地擤。

适当多吃鱼、海带等食物

缺锌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可以适当多吃鱼、牛肉、猪肝、鸡等富含锌的食物。另外,镁的缺乏也易导致听力减退,不妨适当多吃海带、紫菜、芝麻等。

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要提高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如娱乐场所演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每年检查两次。

放松心情

放松心情、学会减压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方法。要合理安排作息,尤其注意尽量别熬夜。

我们的耳朵中间隔着永远的鸿沟无法跨越,永不能相见,答应我要好好保护它们。你愿意吗?

(不要跟我说照镜子能看见,你TM在逗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owm.com/zeyzz/1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