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坐飞机的时候会有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耳痛及耳鸣等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医学上称为“航空性中耳炎”。
人的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中耳室内空气的压力是通过咽鼓管和大气压力保持平衡的。而咽鼓管本身并不十分通畅,平时只是潜在管道,一般不会打开。
我们现在乘坐的一般商务飞机其机舱密闭性不好,舱内的气压会随着外部气压变化而变化。当飞机起飞时,舱内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较快,中耳内压高于外界气压,鼓膜向外耳道膨胀,因此会引起不适感和疼痛,当鼓室内外压力差达帕时(相当于米高空),咽鼓管会被动开放,中耳的空气流向鼻咽部,鼓膜内外压力维持平衡,不适感则消失,一般会有耳朵中塞了团棉花被突然拿走的感觉。随着飞机继续飞升,正常情况下每当压力差达到千帕,咽鼓管就可以自动开启一次进行调节。当飞机下降时,内外压力又出现反向失衡,同样会引起不适感和疼痛。
人的生理特性决定在中耳负压过程中外界气体更难冲开咽鼓管进入鼓室,因此飞机下降时人耳的不适感会更为明显。如果咽鼓管不能及时开放,鼓室内外压力差加大,就会使鼓膜变形、充血,鼓室内血管扩张,自觉耳内闭塞,听力下降。发展严重会引起鼓膜充血破裂,更为甚者出现耳膜穿孔、失听。
资料显示有3类人坐飞机耳朵容易痛:
咽鼓管功能差的人容易痛,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故每个人的咽鼓管功能差异也很大。
患有某些堵塞咽鼓管的疾病的人容易痛,如鼻炎、鼻窦炎、感冒及鼻塞等。
婴儿及青少年的咽鼓管还没发育好,故也会痛。因此很多航空公司规定婴儿必须出生满14天后才能登机。
有几种缓解飞机耳鸣的方法:
做促使咽鼓管打开的动作,比如:吃东西、咽口水、打哈欠、喝饮料等,但注意不要喝酒。
起飞或着陆前往鼻腔滴血管收缩剂药物,可以促使咽鼓管打开。
最有效的方法:戴飞行耳塞,还可以自动调节耳内气压。
人生不容易每晚十点这是一份可以枕着入眠的身心读物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