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若治疗及时、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大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一、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01 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可诱发中耳炎。02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可能诱发中耳炎。03 游泳时水咽入口中,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可能诱发中耳炎。04 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可能诱发中耳炎。05 乘坐飞机或者潜水时,身体外界的气压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能通过吞咽唾液、捏鼻鼓气等方式及时解除这种中耳压力变化,可能诱发中耳炎。06 不适当地使用尖锐物体(如耳勺)挖耳。有时会引发鼓膜和耳道深部外伤,甚至鼓膜穿孔,有可能继发中耳炎症。二、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01 全身症状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02 耳痛 本病的早期症状是耳痛。患者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寐,烦躁。婴幼儿则哭闹不休。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03 耳鸣及听力减退 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04 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黏液脓性乃至脓性。三、如何预防化脓性中耳炎01 在生活当中要特别注意耳卫生,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医院检查治疗。02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扁桃体炎、咽炎,在上呼吸感染期间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03 乘坐飞机或者潜水时,如感到耳内有压力变化或者耳痛,应该通过吞咽口水或者嚼口香糖缓解。如果无效,应试行捏鼻鼓气。04 给小孩喂奶时注意,不要卧位。喂奶时将小儿抱起,喂奶后轻拍后背。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