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声反射
由于镫骨肌反射为刺激引起的双侧反射性镫骨肌收缩,其完成需具备正常的传音结构,足够的声强及正常的传音结构,足够的声强及正常的反射弧因此,镫骨肌反射可作为鼓室功能正常的指标,一般认为如能引出镫骨肌反射,可以排除传导性聋,但有些轻度传导性病变,如咽鼓管通气不良,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或散期等,镫骨肌反射不一定消失,该资料约4%(7/178)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传音系统质量因素增加的特性文中资料声导抗测试结果表明:①鼓室导抗图为b型占67.98%,c型为32.02%;②镫骨肌反射96.1%(171/178)消失,其中b型者全部消失,c型者引出率为12.38%(7/57)
耳数
分泌性中耳炎是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表现为典型的中耳传音功能方面的障碍声导抗测试在现代听力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客观特性可以证实或补充其他测听方法的不足尤其在中耳传音功能方面的检查,更有独到之处现将1996~1998年间就诊124例(17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声导抗测试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分泌性中耳炎可引起鼓室导抗图一系列特征性的改变,反映分泌性中耳炎不同发展阶段部分患者听力改变不明显,文中占7.3%(13/178)病变逐渐进展,鼓膜更加内陷峰压点越偏负值,示鼓室负压增大,可导致鼓室渗液,当出现鼓室积液时,传音结构质量增加使声导抗增加,鼓室导抗图呈b型曲线
附表 听力损失和声导抗测试情况
声反射存在
声反射存在
~41 db
不同听力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声导抗测试
6
37
听力情况
39
b型(耳)
…
声反射存在
作者:朱素琴
~60 db
1.2 测试方法及仪器 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声导抗测试声导抗测试采用美国gsi-33型声导抗仪,按常规在治疗前进行测试;记录患者的鼓室导抗图,探测音为226 hz,85 db spl同时记下静态声顺值及同对侧镫骨肌反射阀静态声顺值以毫升(ml)为单位,镫骨肌声反射测试,同侧对侧声刺激均选用1、2 khz二个频率鼓室导抗图本文根据jerger法分为a、b、c三型纯音测听时用丹麦madsen公司tbn-85型听力计在隔音室内按国家标准(gb/t16403-1996)测试方法进行纯音听阀测试
1.1 受试对象 124例患者匀经过询问病史、耳镜、纯音测听或/和内窥镜等检查诊断为分沁性中耳炎病例中男性78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2岁,平均32.5岁;左耳87例,右耳91例,其中有56例为双耳同时发病;病程最短1天,最长4个月
126
2.2 178耳行纯音听阀测试,平均气导言语频率听阀为39.8 db hl,其中158耳表现为传导性聋、8耳为混合性聋,12耳听力在正常范围
82
(1998-10-20收稿)
鼓室压图
c型(耳)
0
2
2
2 结果
文中资料b型鼓室压图患耳穿刺94.21%(114/121)有积液,与mogens(1983年)报告b型曲线者100%有鼓室积流稍有差距,但与caztekin(1197年)、orchiok(1978年)报告的b型鼓室导抗图90%~91%有液体相一致此外,该资料96.1%的声反射消失率与jerger(1974年)统计的单侧传导性聋者结果相类似从而表明鼓室导抗测度法在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有其临床独特应用价值,是一种敏感、快速又客观和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同样有利于儿童的检查此外,临床上鼓室导抗图可以从c型发展到b型;治病好转后又可以从b型回到c型,最终可恢复到a型如果声反射能够恢复,表示耳中结构已接近正常当然,由于声导抗测试中可能由于操作技术错误而使结果偏差(如探接触外耳道壁时,导致b型曲线),而强调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学诊断和纯音听阀测试联合应用,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失去诊断机会
2.1 178耳声导抗测试结果b型者有121耳(67.98%),c型者57耳(32.02%),其中有7耳可引出声反射(见附表)
2.3 121耳鼓室导抗图呈b型的患耳中,有144耳经穿刺证实有效3 讨论
1
13
1 资料方法
1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7卷 研究报告
44
<25 db